||
(硕士论文的前三部分的链接是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47
和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227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789)
五.三种值得警惕的迹象
1.科研生产联合体不是解决系统协调问题的万应灵药
现在似乎科研生产联合体日益受到重视,对它唱赞歌的很多。我们在承认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优点的同肘,还应看到它的缺陷。
我认为,苏联倡导最力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不过是为克服部门所有制的弊病而采取的一种消极方法。在害怕利用市场机制、尽量利用行政手段的指导思想下,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瑞典学者西格森也持这种看。[41]苏联的联合体已出现不少弊端,如:
(1)生产部门有了依靠,放松了自身的科研
技术转移之所以不可缺少是因为不这样不足以获得平衡。在客观上存在着技术水平差异的情况下,产生了技术转移的需要。但是如果把这一逻辑反过来,有意识地在社会上造成技术梯度,即研究所专管研究,工厂专管生产,研究所搞出成果之后再转移过去,则并不理想。因为,技术转移的阻力总是很大的,在克服阻力上的无形消耗有时简直相当于技术转移与自己研制相比较之下的有形节约。技术转移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便宜。为了引起重视,美国学者蒂斯用一本专著讨论技术转移的成本问题。[43]另一些学者也曾正确地指出,如果有可能,还是生产单位自己研究,省去技术转移过程的好。
苏联和我国都存在着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有了科研生产联合体,科研与生产的关系紧密了一些,但不能就此止步,还要往前走,要提高生产单位的研究能力。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企业也是这样。进了联合体,有了依赖,就不想自己搞研究了。从长远来看这是很不利的。
(2)联而不合,徒具虚名
苏联《真理报》的社论说:迄至那时为止如入联合公司系统的共有近一万八千个企业,但其中有42%在法律上仍是独立的。这当然有碍于发展内部的协作关系,影响到管理机关的缩减。化学和石油机器制造工业部的四十个联合公司,由77个企业组成,平均每个联合公司还不到两个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机关不断膨胀。[44]
为什么会出现平均每个联合公司不到两个企业的荒唐局面?这是由两个因素促成的。第一,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1979年作了决议,要求几年内普遍地建立联合公司。第二,企业的领导人总想在并入联合公司时无论如何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换句话说,他们对联合公司有抵触情绪,但迫于中央的要求又不得不加入。
我国现有的科学生产联合体多为松散的联合,不改变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就限制了联合所能发挥出的优势。即使在客观上存在着改变行政隶属关系、重新组织的必要性,参加联合体的各单位的主管部门也总是不愿意,生怕削弱了本部门的力量。可见,虽然联合了,"封建割据"的心理并没有破除。
因此,对科研生产联合体不可期望过高,尤其不能像苏联那样要求普遍建立联合体,那样可能会犯与人民公社化类似的错误,把进步的事物推向自己的反面。
2.专利法实行以后的新矛盾
如前所述,成果权得不到保障是影响人们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不少同志寄解决该矛盾的希望于专利法(我国专利法将于开始施行)。不错,专利法在保护发明权方面确实卓有成效,但保护了权利,并不意味着被保护的发明就能得到有效利用。
有待转移的研究成果多半是"中间产品",不转化为"最终产品",就没有实用价值。过去,不少科技成果一经鉴定,科技人员就不屑去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了,致使大量已鉴定的成果停留在“中间产品”阶段上。现在,已取得专利的成果比经过鉴定的成果获得了更稳固的合法地位。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一种很好的转化机制,专利利用情况会比成果推广情况更糟。
事实上,国外就是在专利利用率不高的背景下才大力提倡技术转移的。[45]不少国家已注意用促进技术转移的措施来弥补专利手段之不足。例如,1976年12月,西德总理提出了一项联邦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政策方案,其中第六条是鼓励技术转移,这一条说:不论受专利保护的还是留在研究机构或企业内的成果,在不损害所有者利益的情况下,保证感兴趣的企业获得使用权。[46]我国却是技术转移走在实行专利法之前了。显然,现行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转移的做法(包拈行政手段)仍值得保留下来。值得保留这些做法的另一理由是,不属专利范畴的成果为数更多。我国尚无这方面的统计数字。苏联70年代中期,没获得专利保护的研究开发成果数占成果总数的四分之三。[47]由此可见大致的比例。第三条理由是,有一部分专利成果,只研读专利文献是极难移植成功的。
总之,实行专利法后,对技术转移提出的要求更高了,不可松气,不可懈怠。
3、注意处理好研究与推广的矛盾
①掌握好研究与推广的平衡
人的精力有限,而推广涉及的工作往往比较琐碎、耗时。推广与研究争时间的矛盾始终存在着,中外莫不如此。本世纪初时,美国某农业实验站的一位科学家曾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当中的某些人已经感到,推广工作几乎要吞没其他工作时间,就像一种占据了马戏舞台的杂耍一样”。[48])我国“文化大革命”中提倡“开门办所”的时期,确实涌现了不少实用意义较大的成果,这是必须承认的历史事实。但当时由于在技术转移上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常规的研究受到了冲击,研究人员心里就不痛快。应当记取这个教训。
(2)避免骑虎难下的窘境。
有的项目推广到工厂已经成功,但后来生产中出现了新问题,工厂方面又来研究所求助,所方感到有责任给以支援,于是派人下厂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厂方尝到了甜头。既然它自身的技术力量很弱,以后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又来求援。求援反复不断,就对研究所的正常研究工作构成了于扰。为了避免这种窘境,研究部门在选择技术转移对象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对方的技术能力,不仅要看对方能否生产出待转移的产品,还要看它有没有能力消化有关技术,能否独立应付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常言道:路远无轻担。长期背包袱,也让人受不了。
六.展望
在人类文明的建筑群中,相对独立于当前生产与生活的需要、放眼未来的研究活动,与锱铢必较、讲求经济效益的生产活动,是两座交相辉映的壮丽的殿堂,任去其一,另一所建筑就失去了许多光彩,而技术转移好比是连接两座殿堂的走廊,不那么起眼,却不可缺少。随着文明的进步,两座殿堂日见其宏伟,这条走廊也延伸得越来越长了,人们要花更大的力气才能从这一殿堂走到另-殿堂,然而,为了领略两处的美好景观,人类是不吝惜力气的。今后,在人类的努力下,这座长廊本身不也可以成为同两座殿堂一样伟大的杰作吗?
注释:
1.水平技术转移与垂直技术转移的概念,最早是布鲁克斯提出的。见H. F. Davidson编辑的"Technology Transfer”一书中T. C. Sinclair的转述。
2.周寄中、陈昌晔:要建立发展研究中心,《光明日报》
3.《世界经济导报》述评
"中国没有专利法的历史结束了"
4.李申:上海企业对推广科研成果不积极,《世界经济导报》
5.施鹤群、王建成:"加强科技开发工作"《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11期
6. C. Alam, Government Research and Its Utilization by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13卷,1期,1984
7、转引自谢小玲,关于科技成果推广情况的分析和加速推广的措施,科研管理,1984年第2期
8. M. J. Cetron, Where We Stand Today, 见H. F. Davidson编辑的"Technology Transfer” ,1974
9.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编《中国工业经济法规汇编,1949-1981》
10、科学院内部材料
11.分开统计的有王维敦,科技统计在科技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管理研究,1982年第6期,还有谢小玲的文章,见注7。余不详列。
12、尹荣章、汪立勤:自治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情报所《信息内参》第60期。
13、方觉: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科研管理》,
1981年第4期
14、如1938年出版的顾毓琇著《十年来之工业试验》一书中已
有“推广”的说法。
15。科学院上海分院计划处:这些科研成果为什么推广不出去?
《科学报》
16、尾崎正直,王迺彬等译:奔向新世纪的科学技术,知识出版社
17.见《人民日报》
18.E .A.麦德维杰夫,六十年来苏联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政策
19.王金存《苏联经济的调整》
20.R ·鲍姆:毛之后的中国,《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3年第12期
21 .见《光明日报》
22.见《科学报》,
23、同8
24.同22
25.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26.同8。
27.C. A. Tisdell, Science and Policy—Priorities of Governments
28.德中论坛(特刊)
29.加拿大科学委员会第24号报告: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Government Laboratories to Manufacturing Industry, 1975
30 .Goldhar and Lund, University-to-Industry Advanced Technology Transfer, Research Policy, 1983年第3期
31.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召开的意见听取会发言记录.
32.范岱年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33.New Scientist,
34.同16
35.见《科学报》,1981年8月2O日
36.(1)李赶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与技术转移,河北大学
《日本问题研究》,1984年第1期
②杨海田:谈日本的技术转移(专题材料)
37.见《科学报》
38.《科学报》1982年6月1O日
39.见《科学报》
和苗盛玉、方也:技术开发部是研究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好形式,
《科学报》
40.W.D,埃蒙斯:"双梯"体制与"创新"研究方法,科学学译丛,1983年4期
41.Ove Granstrand and Jon Sigurdson(ed.):Technological and Industrial policy inand, 1981
42.同35
43.David J. Teece,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Resource Cost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76,pp.129
44."生产联合公司",见《新华社参考资料专辑》第64期,文中将科研、生产联合公司与生产联合公司放在一起统计,无法区分开。
45.沈琢琳:关于科研单位企业化问题的初步探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资料》第3期
46.程宏谟等编译:西德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资助,中国科技情报所编《长期规划参考资料》,第28期
47.童宪刚等译、列.索.勃列瓦赫曼:《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
48.见《科学与哲学》,1982年第6期
附:调查表样本2份
有关成果推广调查表一(对象:科技人员)
一.您认为研究所应该不应该做成果推广工作?(请在同意栏后写"√”)
应该()不应该()
二·总的说来,您愿意不愿意做成果推广工作?
愿意()。下列各条哪些是激励您从事推广工作的因素?
1.努力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责任感()
2.推广工作的物质利益()
3.通过推广工作能找到新的研究课题()
4.喜欢做推广工作,觉得它有意思()
5.上级要求推广成果,所以必须做推广工作()
6.其它(请写具体内容)
不愿意().下列各条哪些是影响您从事推广工作的因素?
1.对评定职称、晋升没有作用()
2.花费时间太多,不如搞研究()
3.推广工作不如研究工作有挑战性
4.认为推广工作不因当是研究所的事()
5.家务多,孩子学习要辅导,出差困难()
6.身体不好,精力不够()
7.其它(请写出具体内容)l
三.请您把以上各项按照影响的程度,排出顺序。
1()2()3()4()
5()6()7()
四.您觉得成果推广工作应当由谁来做?应该怎样做?科技人员的要求是什么?所和院的管理部门应该做什么?
填表人单位:
职称:
年龄:
填表日期:
有关成果推广调查表二(对象:科研管理人员)
一.根据您的亲身体会,下列哪些因素是成果推广的较大障碍,请打“√”
1.研究人员缺乏积极性
2.生产部门缺乏积极性
3.生产部门吸收能力太弱
4.成果本身有缺陷
5.缺乏推广成果所需的政策,在晋升和物质奖励方面得不到合理待遇
6.中试地点难找
7.产业部门爱用本部门成果,排外
8.跨部门的项目扯皮
9.缺乏适当的成果推广的组织形式,缺乏协调者
10.受进口冲击
11.其他(请写出具体内容)
二.将您勾出的几条按障碍严重程度排列起来
1()2()3()4()
5()6()7()8()
9()1O ()11()
三.成果本身缺陷的几方面是
1.发展研究不充分
2.研究工作不大考虑生产要求,如采用的原料稀缺、工艺大复杂、成本太高……
3.课题本身应用面太窄
4.其他
四.将以上勾出的按轻重排列顺序
1()2()3()4()
五.根据您的了解,生产部门积极性差的主要原因是
1.生产任务太紧,无力旁顾
2.权力太小
3.企业怕担风险,怕动脑筋
4.价格统得太死,优质不能优价
5.其他
六.将上题中所勾出的按轻重排列顺序
1()2()3()4()5()
七.影响科技人员推广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是
1.所里不重视
2.晋升政策不落实
3.报酬政策不落实
4.舆论压力,看不起推广和服务性工作
5.被人说是捞外快
6.出差太多,太辛苦
7.其它
八·将上题中所匀出的按轻重排列顺序
1 ()2()3()4()
5()6()7()
九.已推广成果中,下列类型中那种占比例最大?
1.生产方主动要成果(包括主动来联系的、委托研究的……)
2.研究所主动向外介绍,找具体企业、单位的
3.通过中介,如展览会、交易会、各种咨询部门介绍的
十.为了改进推广工作,院部应做哪些工作,采取什么措施?(请提出详细见解)
填表人单位:
职称:
年龄:
填表日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4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