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3日中午,离开隋泰陵,我们开车来到武功古镇,并在古镇内品尝了当地有名吃“旗花面”(每人每份6小碗)。
武功古镇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西边十五公里,武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炎黄故里。《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就是今武功境内的漆水河;姜水就是今宝鸡的清姜河,流经武功境内谓之湋水。 这里是炎帝后裔姜姓的封地有邰国。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农业始祖后稷诞生于此,教民稼穑,结束了远古先民采撷渔猎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辉煌。
武功镇作为武功县(郡)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中心,长达1800多年。千年古镇,历史辉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孕育了不少华夏英模:苏武、苏蕙、李世民、富嘉谟、游师雄、康海、孙景烈,也留下了"武功八景"为代表的特色人文景点。
该镇是陕西107个重点镇之一,也是陕西省全力打造建设的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13年被陕西省列入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名单,2014年8月成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8月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陕西省武功地区传统面食。因它碗上飘的五颜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带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也叫一口香或起花面,一般用来招待贵客的。也是逢年过节,武功及周边地区人们必做的一种面食。
说起武功的旗花面,还有一段美妙的历史故事:相传明孝宗正宫娘娘得了一场怪病是茶饭不思,众太医束手无策。
恰巧宫中有位厨师,农家出身,知晓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肉食过剩所致,于是便在清凉的鸡蛋汤内下了几根手工面条,伴有臊子、葱花、姜丝、鸡蛋饼等,调味以陈年老醋出头,正宫娘娘连吃几碗,皇帝听闻大喜,亲口品尝,边吃边赞。在吃的时候,皇帝看到碗内臊子菜和菜油黄白绿,色彩分明,挑起面条形如小旗,放进碗内状似花朵,明孝宗遂起名旗花面,列为宫廷御饭。
后来,康海是弘治年间钦点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他是武功人,喜食面条,让自己的厨师向御膳房的厨师学会作旗花面的方法。被罢官后,他带厨师回故里,于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传开来。七百多年来,旗花面一直在武功流传至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