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被做成短视频的东周列国时期“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小时候看时,只当这是个体现相国晏婴足智多谋、避免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的故事;如今再看,却别有感触。
相关典故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故事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3位武士,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这3人个个勇猛无比、战功赫赫,但都居功自傲、飞扬跋扈、骄纵无礼。齐景公忧心忡忡,担心驾驭不了。
有一天,晏婴从3位武士身旁谦逊地小步快走经过,而这3个人却都连起身都不起,非常失礼。
晏婴入朝拜见齐景公时说道:“我听说圣明的君王蓄养勇猛之士,对上要有君臣大义,对下要有长幼伦常,对内可以禁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军;国家因为他们的功劳而获利,臣民因为他们的勇气而钦服,所以国家提高他们的地位,增加他们的俸禄。而现在君王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大义,对下不讲长幼伦常;对内不能禁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敌军。这不过是祸国殃民之人罢了,不如赶快除掉他们。”
但那3人都救驾有功,不能擅自杀之。齐景公道:“这3个人极富勇力,硬拼恐怕不能成功,暗杀恐怕也刺不中。”
晏子说道:“他们虽然都是勇猛善战、不惧强敌的勇士,但却不讲长幼之间的礼节。”他让国君稍安勿躁、再忍几天,称:“我们可用两桃赏赐三人,让他们以功劳争食,到时他们必然自相残杀,如此便可借机除掉他们。到时候,您只要专心吃桃就行了。”
是日,楚灵王应邀来到齐国商谈同盟事宜,齐景公拿出了6个一直存放舍不得拿出来吃的奇果“万寿金桃”招待贵宾,并把这些水蜜桃吹得神乎其神,说此果乃先祖桓公与管仲所植,30年一发芽,30年一开花,再30年才结有6果,吃上一个便能虎虎生威、返老还童。一番话说得楚灵王的馋虫都被勾了起来,当然也包括底下的3位武士。齐景公表示自己不敢独享用,特地留着与诸君共享。接下来品尝桃子时,齐景公就按照晏婴所教,楞是把水蜜桃吃出了王母娘娘蟠桃般的感觉。不明所以的楚灵王也跟着吃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而享有口服之人,还有跟着楚灵王一道前来的楚国伍大夫和齐相晏婴。就这样,4人分食了4颗桃子后,还剩下两颗桃子,这时晏婴就下钩了,请景公传令,让诸臣中功劳最大者分享剩下的两个桃子。齐景公立刻心领神会,让诸臣自言功劳,来个以桃表彰。
公孙接首先站出来,讲述了自己曾经在打猎时,独自一人杀死了一只凶猛的野猪和一只老虎,从而救了齐景公的性命。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足以享用一个桃子,于是便毫不客气地拿起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见状,也不甘示弱。他大声讲述了自己在战场上,多次带领士兵击退敌军,为齐国开疆拓土的英勇事迹。他觉得自己的功劳比公孙接更大,也应该得到一个桃子。于是,他伸手拿起了剩下的一个桃子。
此时,古冶子看到两个桃子都已经被公孙接和田开疆拿走,心中顿时感到非常愤怒。他站出来,详细讲述了自己曾经保护齐景公渡过黄河时,河中突然出现一只巨大的老鳖,咬住了齐景公乘坐的马车的马腿,将马拖入河中。在那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与老鳖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他在河中逆流而上百步,又顺流而下九里,最终成功杀死了老鳖,救了齐景公的性命。他认为自己的功劳才是最大的,公孙接和田开疆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他们却先拿走了桃子,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
公孙接和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讲述后,都意识到自己的功劳确实不如古冶子大。他们为自己的贪婪和自私感到羞愧不已,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活在世上。于是,两人先后拔剑自刎。古冶子看到公孙接和田开疆因为自己的一番话而自杀,心中也充满了悔恨和自责。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古冶子独自活着,这就是不仁;用话语去羞辱别人,吹捧自己,这就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就是无勇。”他感到很羞惭,于是也放下桃子,刎颈自杀。
这样,3个武士都死了。齐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礼埋葬了他们。
3位战功赫赫的武士被两个桃子耍得团团转,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这说明什么呢?我觉得说明:
首先,水蜜桃就是水蜜桃,不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不要用过多的文化加工去臆想它们的滋味;
其次,耍人的是齐景公和相国晏婴,但3位武士却都因此自觉羞愧而死,这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现实中确实比比皆是。可见:人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计谋)而看不清事实、模糊了廉耻、惩罚自己。
出了那个大殿,集市里满街都是水蜜桃、油桃、黄桃……总之,味道大差不差,何必那么一根筋地纠结于那两个本来也长得歪歪扭扭并非蟠桃的水蜜桃?难道就因为齐景公说它们难得?
再不行,你就这辈子吃不到桃子了,吃苹果、香蕉、梨不行吗?不吃桃子会死吗?吃到桃子的人就一定尝尽天下美食了吗?
这都是世界观出问题带来的认知问题,结果认知问题变成了性命问题。一辈子不知道有比大殿上的两个水蜜桃好吃的桃子,虽为功臣武士,见识如此短浅,为了个也并不是真仙桃的桃子把命都丢了,这才是一个战功武士真正的耻辱啊!
吃不到桃子就是吃不到桃子,既不能证明那桃子必定是天下第一的极品桃子,也不能证明是因为武艺不够高强所以抢不到桃子。但那3位武士就是那么想不开,不去想到底是谁害得自己堂堂武士不驰骋沙场杀敌竞功,却在内庭为抢两个青黄不接的桃子自相残杀起来。。。可见,脑子已经坏掉久矣!
静下心来想想,说不定还有农民家里桃子多得烂了都吃不完、为如何处理多余的桃子发愁呢!武士多出去乡间野外走走,吃些原生态红扑扑水灵灵的农家水蜜桃,而且可以悠闲从容、不必像在大殿上担心吃慢了就会被别的武士抢了一样地吃,岂不是可以优雅许多、真正陶醉于大自然果实之美吗?
这里面哪个人问题最大呢?我觉得齐景公情有可原,毕竟担心驾驭不了武士,没有安全感,为了自保嘛!3位武士颟顸是颟顸了些,但毕竟人家赫赫战功是有的,普通臣子嘛,有功总想再有禄,一时脑子发昏把水蜜桃当仙桃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最可恶的就是那个相国晏婴!——人家齐景公担忧,你有各种话可以安慰他让他宽心,也有许多别的臣子可以发动起来制约居功自傲的武士,再要是连安慰和发动都不会,就跟着景公一起叹气也有共情的情绪价值啊!你干嘛要出这么歹毒的主意害几个还没有犯下实质性罪行的功臣性命呢?这就是真正的害人精!
结果倒好,因为有了这么个被写入教科书级别的谋士晏婴,整个齐国,原本牛掰的武士有3个,到后来,不是死在与敌厮杀的战场,在自己的内庭,就3个全死了。。。所以你也不知道到底是敌军可怕,还是晏婴害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3-31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