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汉字“電”中隐科学

已有 2776 次阅读 2015-6-13 16:55 |个人分类:博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富兰克林, 金刚经

         汉字“電”中隐科学

                都世民

                電是我们祖先先发明的

  201566 ,一位网友张利恒liheng806802  (科学网注册用户名)对我的博文写了以下评议:

关于这个词并不产生在科学界。佛经《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应做如是观。 可见之一词最早可能产生于佛学。其根据来源于佛修者之证量。生物场实质就是一个电磁场。经言之正因此而来吧。而人类对实质性理解仅有二百多年之历史。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首先发现吗?

由胡学海编著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6月第1版 。  

在雷电之谜叙述中,认为第一个揭穿雷电奥秘的人是谁呢?他是徒工出身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富兰克林,1706年生于北美的波士顿。在当时,当地的人认为雷闪是上帝要惩罚谁。

在这本书叙述中有两个问题:

一是认为雷电是富兰克林首先发现的。在科学网上也看见有的博客也这样认为。其实雷電是我们祖先发现的。

二是文字叙述有问题,雷電未发现前,应用雷闪或闪雷,不能用雷电二字。这是创作科普作品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国内出版的科学家故事大都如此叙述。

                 为什么说雷電是我们祖先发现的呢?

网友张利恒的评语让我忽然醒悟,我读佛经《金刚经》几百遍,从未将汉字的内含与现代科技知识联系起来,笔者过去的讨论大都思考《金刚经》论句的含义。比如,三千大千世界等。

下面从汉字本身讨论:

1.金花编著,佛教图解: 999个你应该了解的佛教问题,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8。书中有一问答:

什么是《金刚经》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佛教 起源于印度,距今已有2500 年的历史。

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15日,出版金刚经说什么》一书的出版说明指出: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六年(404)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纂要、注解、夹颂、宣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各种注疏达一百多种。

最早出版金刚经说什么》一书是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该公司写的出版前言指出:由于《金刚经》超越哲学及宗教的特性。怀师定了一个平凡的书名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整部经书就在这四句偈里出现这个“電”字。这个字上面是雨,雨和田合一变为雷。这就是说下雨会有雷声。而打雷前,天上有闪光,这闪光自上而下,所以田字下面有一直勾。就构成電字。

《金刚经》问世已两千多年,这个電字的出现应早于这个时间。

我们祖先发现天上闪光即是電,如何考证呢?在海拔很高的山上,下暴雨前,有雷闪,人们可以看见地面上的红红大火球,瞬间即逝。人们在高山上,有时会有人畜被击倒,烧焦的情况。故祖先将闪光称作闪電,也就不足为怪了。

3.应当指出:《金刚经》超越哲学及宗教。这是先辈们研读《金刚经》的共识,用现代人的思维来研讨自然界现象,这是换一个视角研读《金刚经》。虽然先辈们没有用科学二字,但是否定了迷信、伪科学等不适之词。

4.富兰克林发现雷电是在田野里放风筝时,遇到暴雨,风筝线淋雨后导电而发现雷電的。

5.笔者从这个電字想到一个问题:简化字把電字简化为电,恰好去掉了这个汉字本意的精华。简化的好处却看不出。

6.汉字“聲”和“聽”聲音是用人耳感受,有耳聋的人听不见,不专心的人也会听不见,这说明要用心去听,但耳不能聋。现在简化后将汉字精华也去掉了。笔划多少不是汉字关键,关键是汉字的含义。这两个字说明了小宇宙内的现象。汉字改革应该改什么?不应该改掉精华!这种例子不再列举,将另文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897742.html

上一篇:4名儿童服毒死亡让人痛心!
下一篇:是跟自己过不去还是别较劲?
收藏 IP: 123.113.235.*| 热度|

1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