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WZ

博文

《心理学中的那些效应们》专题系列之(5)“速度正确率权衡现象

已有 11200 次阅读 2014-5-7 17:4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么这个,要么那个。今天说的这个现象就是如此。做任务,要么很快的完成任务,但必然会有一些错误。要么一点错误也不犯,但要花很长时间来检查。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中就叫做“速度-准确性权衡现象”。

     科学的定义: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 trade-off)是指反应时实验中,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在做任务时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我们为了提高速度,那么正确率就会下降。为了提高准确率,那么反应速度就会下降。

     他们两者是互补的,你涨我跌,你跌我涨的关系。

     举个例子:让你一分钟在一篇英文文章里画出所有以“e”结尾的单词,你做的会很匆忙,所以正确率就会低;反之,如果说要求你必须全部画出对应的单词,不能有错,不要求时间,那么为了百分之一百正确,就得花长时间来完成任务了。

     这种权衡现象很常见,比如早上起晚了匆忙出门就会落东西。连夜赶的报告就会出现错别字。赶工完成的工程,没几年就开始掉漆漏水了。

     人民大众都是很聪明的。既然这是个权衡策略,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了。针对某个任务,通过计算大致心里就能拟合出一条速度和正确率两者相互关系曲线图。然后根据所要选择的正确率,来确定实际需要的时间,从而使得任务完成达到相关要求。比如任务要求正确率在90%以上,那可能时间就会慢一些。但如果50%以上就行,那时间就会快很多了。

     进一步扩展,再加入点其他因素,比如完成任务的报酬,任务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等。那这条线就变复杂了,但也是相互制约的。钱越多,自然干的越好。硬件设备越好,自然做的越好。

     对于做科学研究,自然要求是100%,不能容许一点小错误,那么按照这个函数来看,所花的时间就会比较多了,结果出的也就会相对慢了。苹果一年结一次果,科学研究可能就得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结一次果。进一步说,快也可以,但是质量就会差嘛,各种灌水文章就出现了嘛。

     同理,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啥都要求快,那自然东西就会差嘛。盗版假冒,烂尾楼,科学造假等等自然都会出现嘛,因为这个速度-准确性权衡不可违背。

> 图片人物介绍: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港译:柯德莉·夏萍,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知名音乐剧与电影女演员,晚年曾经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使。

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她生前主演的多部电影例如《罗马假日》、《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为无数人眼中的经典。 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引自维基百科)

-----
感谢您花费时间阅读这篇文章,欢迎提出指导与批评。


作者 @NWZ

2014年 04月 20日

北京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NWZ。
人生就是一场闹剧!玩得开心,活得漂亮!
回复“科学研究其实很简单”,可以看到科学研究的专题系列文章!
回复“心理学中的那些效应们”,可以看到前面写过的效应们!
回复“1”,可以看到昨天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21810-792234.html

上一篇:《心理学中的那些效应们》专题系列之(4)“功能固着”
下一篇:扎着马步画鸡蛋三年!
收藏 IP: 159.226.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