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北极的日月星辰
在北京,由于人为的多种影响,近来,很难见到晴空万里的白昼,也很难见到繁星闪烁的夜空,就算你非常好奇北京的日月星辰,那日月星辰也不给你轻易露面啊!
来北极旅游,目的之一就是好奇、欣赏北极的日月星辰,因为那里不时会遇到晴空万里的白昼和繁星闪烁的夜空。
当然,北极的夏天,雾天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约占百分之六十。
今年访问北极在九月,是北极的秋初,雾天出现的机会要稍小一些。
北极的日出日落 日落这一自然景观,曾使不少文人为之动情。宋朝朱熹的“日落西南第九峰,断霞千里抹残红”给人展示一幅“夕阳无限好”的美好景色。日出,更为人们歌颂和喜爱。人们往往把新生事物比作初升的太阳,把青年人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白居易曾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佳句表达了对观察日出的震撼和对江南的深厚感情。
在参加我国科学考察的过程中,我曾经欣赏过赤道洋面上快速起落的日出日落,长久等待过拍照过南极地区的日出日落,登高拍照过珠穆朗玛峰北坡的日出日落,也曾经在峨眉山、泰山、黄山等地等待拍摄日出……那等待与拍摄日出日落的过程远远比欣赏日出日落照片要激动得多,美得多!
九月,在北极地区已经有了日出和日落,只要天气晴朗,只要算准日出时间,欣赏和拍照应该都有机会。
9月16日下午,考察船航行在格陵兰海域,从斯瓦尔巴群岛开往格陵兰岛。
按照考察船安排,我给队友们科普讲座“不确定中的确定生活”。海面风浪较大,涌浪高度约在4米左右,一部分队友已经卧床不起,听课者约五六十人。我一边讲课,一边还要想办法平衡。有队友戏称是“不稳定中的稳定报告”。
报告完后,我到驾驶楼去看资料,和值班员交谈后,得知目前日出时间约在当地时间六点。
当天晚上,晴空万里,我预计,明天早晨会有欣赏、拍照日出的机会。
9月17日早晨,5点30分,闹钟叫醒我。
5点50分,我带上变焦为25~600mm的相机,来到后甲板。
好啊!晴空万里,东方已经泛起了红色。此时,后甲板上除了我以外,只有一位每天早晨在后甲板步行1小时的队友在早练。我们相互打招呼后,我选好拍照位置等候日出。
六点零二分,红彤彤的太阳从海平线以下升起(照片1),我专注地慢慢地拍照(照片2),一直到太阳升起,完全露出了海平线(照片3),其时,正好是六点十分。此时用的是600mm的镜头。
9月18日,考察船仍然在格陵兰海域,傍晚,我拍照了日落(照片5~7)。太阳从海平线下升起到海平线上的间隔时间正好与日出所需时间相同,都是10分钟。
在用600mm长焦镜头拍照的同时,我还时不时地变换镜头的焦距拍照日出日落时的人文景观(照片4、8~10)。那人与太阳心心相印、和谐共存的意境更让人回味无穷。
照片1.六点零二分,太阳露出了海平线,冉冉升起(9月17日)
照片2.六点零六分,二分之一的太阳露出了海平线(9月17日)
照片3.六点十分,太阳刚刚全部露出了海平线(9月17日)
照片4.六点十一分,我此时才发现,也有几位队友在一旁拍照日出啊
照片5. 19点39分,太阳刚刚接近海平线(9月18日)
照片6. 19点41分,太阳没入海平线下一半的地方(9月18日)
照片7. 19点48分,太阳马上就要没入海平线下(9月18日)
照片8.队友刘晨倚在栏杆上静静地欣赏、拍照日出(9月18日)
照片9.日落天边红似火,晚霞宛如红纱帐。太阳余辉洋面暖,冰山漫游懒洋洋(9月18日)。
照片10.日出东南方,照我卧室窗。张开双背榜,拥抱神太阳(9月18日6:55)。
日出,也给大地景物带来生机,染上美丽的色彩。看!那一座冰山已经渲染得白里透红(照片11),那雪山披上的淡淡的红妆,分外妖娆(照片12),那小船荡起的微波,在朝霞映照下,波光涟涟(照片13、14)。
照片11.冰山已经被朝霞染上了红妆,白里透红。
照片12.朝霞为雪山增辉,分外妖娆
照片13.小船划破水面,激起微波连绵,朝霞斜射微波,波峰传播昭然。
照片14.小船荡起微波,朝霞推波助澜,波峰层层可数,红蓝波动相间……
北极的月亮 北极的夜空,每当繁星闪烁时,往往还有圆月伴随(照片15),船尾的灯光仿佛正在与圆月争辉(照片16),弯弯的月牙儿也会把淡淡的月光洒向洋面,为北极的夜晚增添光辉(照片16)。
照片15.9月11日晚,中秋刚过三天,北极明月依然满园……
照片16.与月争辉:“谁为北冰洋洒上了余辉”?
照片17.月儿弯弯,月光绵绵,洒入海面,极夜增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