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雾霾天气里有效的自我防护
许鹏
雾霾天气里,人们的本能反应就是减少外出,待在家里,出门戴口罩。可是事实上,我前面的几篇文章已经说明,仅仅待在家里是没有用的,因为门窗对PM2.5这样的小粒子的防护作用几乎没有。待在家里如同坐以待毙。出门戴口罩的作用对整体雾霾暴露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因为我们在室外暴露的时间很短,90%的时间,我们是待在室内的。
这几天,上海经历了入冬以来比较严重的雾霾,室外的PM2.5浓度在150微克/m3到250微克/m3 之间。早起窗外是这样的,也许在北京不算什么,但是仪器已经告诉我今天雾霾很糟糕。所以我顺手记录了一下我自己24小时的行踪和防护措施,也许对你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借鉴意义。
PM2.5的健康标准各国不同,世卫组织24小时连续暴露的平均浓度是25微克/m3,美国和日本是35微克/m3, 中国是75微克/m3。我个人对雾霾比较敏感,如果以一天来计算,50微克/m3以上喉咙会有感觉,100微克/m3以上会头痛。另外我不认为国人对雾霾有特殊的免疫体质,大部分人对雾霾没有感觉只是自己的生理传感器已经麻木了。
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一天的控制目标是25X24 = 600 微克/m3·小时。
午夜
12:00-7:00 夜间睡觉。卧室PM2.5 平均浓度:20微克/m3,时间:7小时。总暴露值:140 微克/m3·小时
我的净化器是放在客厅里的,因为室外雾霾浓度很高,需要把风量开到最大才行。然而如果放在卧室,风量开到最大,声音会很吵,大部分人会选择低风速运行,这样无法达到效果。其实气溶胶的扩散速度很快,如果门是开着的,屋子内部各个房间的PM2.5浓度差不会很大。而雾霾是通过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所以空气净化器应该放在离污染源最近的地方。就像冬天的暖气片放在窗户下面一样,净化器也应该放在客厅外窗的下方。
上午
7:00-8:20 起床洗脸刷牙吃饭。客厅PM2.5平均浓度: 8 微克/m3,时间:1.33小时。总暴露值:10.64 微克/m3·小时
我用的是工业用空气净化器,门窗用密封条简单做了密封处理。市面上90%的空气净化器的最大问题就是体积太小,风量太小。空气净化器其实没有什么科技含量,核心指标就是风量。对于PM2.5这样大小的颗粒,合格的高效过滤器就可以过滤到99.7%。我的净化器是个简单粗笨的大箱子,有1.2m 高,0.6米宽。原本是用在洁净厂房的,售价1500元多一点。风量1000 m3/h,整个房间的换气次数3次左右。即使这样大的风量,也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能把整个房间的浓度降到 10微克/m3以下。
在我看来市面上绝大多数空气净化器都是风量太小。不是一般的小,而是太小。 常有朋友问我,哪个空气净化器牌子最好。 我一般的回答都是买商店里最大的那个。我从来不相信那些亮绿灯红灯以显示空气是否合格的空气净化器,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用的是哪个健康标准。 如果你不知道家里PM2.5的读数是多少,那么你完全不知道你的净化器是否有效果。
家里的房间都是互通的,你很难只净化一个房间。不要相信商家给你的换气次数指标,因为他们会把你的房间夸张的比较小。你自己用风量除以室内总体积就可以了。 如果每小时换气次数小于1, 效果甚微。 你也不需要每个房间买一个空气净化器。你只需要一个超级大个的净化器放在客厅就好了。
8:20-8:25 从家里到车库。室外PM2.5 平均浓度: 218微克/m3,时间:0.0833小时。总暴露值:18.15 微克/m3·小时
这段时间戴上口罩会更好一些。 我个人没有良好的戴口罩习惯。
8:25-9:00 开车到单位。 室外PM2.5平均浓度:280微克/m3, 车内平均浓度:15微克/m3,时间:0.0833小时。总暴露值:12 微克/m3·小时
我的工作地点在城市的边缘,开车到办公室的路,是一个尘土飞扬的路。事实上,一个城市PM2.5浓度最高的地方就是这些马路上了。有测试表明,这些路上空气的PM2.5浓度比城市平均普遍要高很多。车内保护就显得额外重要。可惜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都没有净化装置。大家舍得花钱在内饰上,却不舍得弄个净化器。
我开的车是国产破车,但是自带空气净化装置的。如果没有空气净化措施,汽车内外的PM2.5浓度是基本一样的,无论是密封性多么好的车。根据我自己的使用经验,市面上的大部分车载空气净化器都是不行的,关键问题就是风量太小。往往需要30分钟才能把PM2.5浓度降到20微克/m3以下。可是这个时间你可能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即使是汽车上自带的空气净化设备,如果你使用不当,也是无效的。因为往往这些设备和汽车的空调通风系统是合在一起的。你在启动车辆的时候,需要把风量调到最大才可以把浓度迅速降下来。 我自己这辆车做过实验,如果风量开在最小一档,那么大约也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才能把浓度降下来。如果不是内循环模式,而是通风模式,那么车内浓度永远降不下来。
9:00-9:03 车库到办公室。室外PM2.5平均浓度: 176微克/m3,时间:0.05小时。总暴露值:8.8 微克/m3·小时
没有戴口罩。
9:00-12:00 办公室工作。 室外PM2.5平均浓度:194微克/m3 ,室内平均浓度:15微克/m3 ,时间:3小时。总暴露值:45 微克/m3·小时
我的办公室是一个和10个人一起共用的大办公室。办公室里用的也是一个工业用空气净化器。如果净化器开到最大风量,室内PM2.5浓度差不多需要10分钟左右降低到健康标准。但是办公室总是有人进进出出,每次进出,都可以看到室内浓度有比较大的跳跃,但是总体浓度还是可控的。
下午
12:00-13:00 午餐加会议。 室外PM2.5平均浓度:194微克/m3 ,室内平均浓度:175微克/m3 ,时间:1小时。总暴露值:194 微克/m3·小时
会议室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没有空气净化装置。
13:00-17:00 办公室工作。室外PM2.5平均浓度:156微克/m3 ,室内平均浓度:10微克/m3 ,时间:4小时。总暴露值:40 微克/m3·小时
下午浓度稍低。因为太阳出来了,室外浓度下降了一些。
17:00-17:03 从办公室走到车上。室外PM2.5平均浓度: 146微克/m3 ,时间:0.05小时。总暴露值:7.3 微克/m3·小时
17:05-18:00. 室外浓度:276微克/m3, 车内平均浓度:25微克/m3 , 时间:0.917小时。总暴露值:22.9 微克/m3·小时
下班高峰比较堵车。 很不幸是我前面是一辆蓝色的柴油机卡车,在不停地吐着黑烟。虽然我不想跟着它开,但是堵车的时候,很长一段路没有办法超过去。车子开启在内循环模式,对车内的浓度影响不大。
另外开车的时候,前15分钟忘记把风量开到最大。导致前期暴露值偏高。
18:00-18:05 从车库到家。室外平均浓度: 162微克/m3 ,时间:0.0833小时。总暴露值:13.5 微克/m3·小时
依旧没有良好的戴口罩习惯。
18:05-23:00 客厅。 客厅平均浓度: 9 微克/m3 ,时间:4.91小时。总暴露值:44.25 微克/m3·小时
我走的时候没有关闭空气净化器,一直保持在最高档运行。因为我知道如果关闭了净化器,那么需要30分钟到一个小时才能把整个房间的浓度降下来。重雾霾的天气里,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家里的空气净化器都需要最大挡位24小时连续运行。
必须提醒大家注意,世界上没有又安静、风量又大、过滤效率又高的空气净化器。不要被厂家的广告宣传和品牌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我的家里没有安装新风系统。理论上讲,如果有新风系统当然效果会更好一些。可是市面上的新风系统往往是带排风热回收的。新风在重雾霾天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室内相对室外有一定的正压,这样避免雾霾通过门窗缝隙侵入。 但是一旦有排风,房间内的压力顿时就没有了,新风防霾也就失去了意义。
23:00-24:00 卧室睡觉。卧室平均浓度:20微克/m3 ,时间:1小时。总暴露值:20 微克/m3·小时
总结一下,经过细心保护,我的24小时总暴露值是577.5 微克/m3.小时,勉强达到世卫的健康标准。 我的所有的暴露几乎1/3是来自我在公共会议室待的一个小时。 我花费的全部代价是两个工业用空气净化器,合计3000元左右,外加汽车上的净化设施。当然我需要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外出。
时间(小时) | PM2.5浓度 (微克/立方米) | 暴露值 (微克/立方米.小时) | |
家-卧室 | 8 | 20 | 160 |
家-客厅 | 6.2 | 8.5 | 52.7 |
私人汽车 | 1.5 | 25 | 37.5 |
户外步行 | 0.27 | 166 | 44.3 |
办公室 | 7 | 19 | 133 |
公共空间 | 1 | 175 | 175 |
合计 | 24.0 | 577.5 |
身边几乎每个人都知道PM2.5的危害。但是大部分人仅仅是流于口头抱怨,没有从实际行动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往往你看到身边有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者都懒得开。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花200多块钱,买一个手持式PM2.5的检测仪, 边走边测。 这些检测仪不需要很精准,但是可以提醒你你周围的环境浓度,看看你买的空气净化器是否实现了你期待的效果,看看你的新风系统是否如你预期的一样工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