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华南师大文学院领导:
感谢贵院信任并聘请我为文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就要尽职尽责。本月20日我应贵院邀请,赴广州大学城华南师大文学院参加今年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我所在的答辩小组有4位学员参加答辩,答辩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可能不大被注意但却是很严重的问题需要向文学院领导汇报:4位学员,除了第一位外,另外3位我都就她们的论文后的参考文献书目提出过问题,但是结果发现,答辩学员列入教育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的书目,有许多她们根本没有读过。例如,有一位学员,其论文是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我也是她的论文初审人之一,在初审意见中我就建议她阅读钱学森主编的《关于思维科学》等名著,这次答辩时,她的论文参考文献中列出了钱学森主编的《关于思维科学》等书目,我很高兴,就想问问她这本书的内容,结果她回答说没有读过这本书。另一位学员论文是研究职教语文教材的,其中涉及到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她论文后的参考文献列出了李德顺等我国几位研究价值论的著名学者的专著,于是我问这几本书的内容,回答是没有读;我再就这几位研究价值论的著名学者的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向这位学员提问,她一无所知。
对此类现象我当场提出了批评。
我认为这种“假参考文献”现象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既是学术规范问题,也是科研道德问题。而且我估计这个问题在教育硕士中不是个别现象。所以答辩完后,我向中文系陈建伟教授反映过,他很重视,我也希望贵院重视这一问题。
教育硕士是面向中小学教师这一实践层面的学位,理论水平本来就不高,总共加起来也没有上几天课,如果不借做学位论文的机会扎扎实实地读几本书,不仅该看的书不看,而且在参考文献上弄虚作假,最后混个水分太多的硕士文凭,那真是没有意思啊!
下次如有机会参加华南师大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工作,再发现有此类“假参考文献”现象,我就要行使我作为答辩委员的职权了。
我把这封信在语文味网公开发表,是想借助网络平台,引起研读教育硕士的一线老师们 (不仅是语文老师)的注意。
专此。不妥之处请批评。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少堂
200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