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语文味到人间语文——梁青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后记
虽说去年刚刚在北京出版了我自己独立撰写的52万字的《程少堂传》,52万字,听起来颇有点英勇之气,不过也许是因为传主恩师程少堂先生本人就是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大书,加之他在中国语文界早已有的名气和影响,所以总觉得那本传记更像是先生“奋斗”出来的人生诗篇。如果没有先生二十多年心无旁骛、坚韧执著的漫漫求索、激情浇铸,我是断不可能“写”出这本传记的。说是我撰写,其实不过是我来代笔完成罢了,因此内心里多少有些不能承受之重。
相较而言,在我心里,这本《从语文味到人间语文——梁青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我自己的”书。书中除了附录那篇文章是我的学生写我的,主体部分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其中很多篇都是这十多年来已经公开发表过的。尽管如此,要把这几十篇文章按照一定体例编辑在一起,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何况又补充了几篇新近写出的文章,增加了一些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案例,这些都是颇费心思的事。由于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用每天回学校上班,也才让我多了点完整的时间可以在家集中精神安静地梳理,编辑。即使这样,前前后后也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可这本书实际上“写”了十年。
这本书取名为《从语文味到人间语文——梁青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是想记录过去十余年间我的语文研究的轨迹。如果说语文味是这一轨迹的美丽起点,那么人间语文就是这条轨迹上的重要节点。之所以说是重要节点,因为从语文味到人间语文的这一步,走得不容易,每一步都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都是努力成长的脚印。这两点之间汇集的是我对语文的不断思考,和我对语文不渝的热爱。
秉持这个美好的初衷,我把自己十多年来点滴积累的成果和材料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下篇是实践篇。上篇的理论视野由语文味和人间语文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的语文味之内部研究是对程少堂先生语文味理论核心展开的较为纯粹而深入的学术研究,语文味之外部观照是基于程少堂先生语文味理论的成因、影响及价值而生发的思考与感悟;人间语文思语则是我在语文味研究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的教学理念,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展开的教育教学叙事。下篇的实践探索由教学案例设计和名师精品鉴赏两部分组成。教学案例设计主要是来自我日常教学中按照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作的课例设计,还有两篇是我的下水作文和为学校130周年校庆专刊而写的各章开篇语、结语,下水作文和校刊语丝也是教育教学实践,也可看成是一种广义的教学;名师精品鉴赏是我对程少堂先生的几堂语文味经典课例所写的赏析文字,以及我对程少堂先生学术讲座、即兴讲话、率性随笔、高考模拟命题的听读感受。
这样一本书,看上去可能有些零散,不成体系,但其中还是贯穿着一条主脉的。这条主脉是由语文味教学思想作为精神骨骼,以及由此而生长出的人间语文教学理念所构建起的一种教育教学价值取向。读者大约从中也可以看到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一手怀揣理论,一手拥抱实践,沿着这条主脉一路向上攀登的足迹。
正如恩师程少堂先生时常给我的大意如此的教诲:一个老师不能甘于平庸,一辈子除了一般的教书,总要做点事,等到退休时能留点值得回味和纪念的东西给自己,这辈子就没有白过了。这本书虽然很小,若放在浩如烟海的大部头著作里,简直渺小如沧海之一粟;不过我能确定,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从书柜里拿出它,翻开书页,内心应该会涌起昔日很多温暖而美好的思绪,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潸然。——这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告诉我:往事并不如烟。这也许就是这本小书之于我的意义和目的了吧。
感谢恩师程少堂先生这么多年来给予我的倾情指导和毫不吝啬的鼓励;感谢那些与我相遇、与我同行的,一直给我信任、关爱、理解、支持、帮助和包容的,拥有真善美的可爱的魂灵。
人生路漫漫,语文滋味长。能走过荆棘冰雪,是因为眼中有大海星辰。
谨以本书致敬自己曾经奋斗的岁月,也希望能以此照亮我前行的征途。
相关阅读:
程少堂序梁青新著: 生命的呼唤与应答 2020-08-1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