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刚来深工作做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的时候,认识深圳市某区某中学一语文教师,本文用化名小D称呼他。小D大约是1960年代中后期生人,当时做这所高中的语文组长,见了我们这些人自是很客气。后来做了学校中层干部,我到他们学校搞过不止一次活动。到小D办公室商量会议安排,他也都是很客气的,工作安排也很周到。我从学校回来后,他还在电话中向我反复询问会议安排的细节要求。偶尔在路上相遇,小D也会主动和我打招呼,给我留下很好印象。此后在我主持召开的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活动中,我们也多有见面,觉得和他交流的机会不多,虽无深交,但绝无过节,关系不错。
十多年后,也就是大约三年前或四年前吧,有一次我在我住的小区的中心广场外边转圈散步,见小D老师和我在同一条道上,在与我相反的方向正面对着我朝我走来。两人相距也就五六米最多七八米的样子,我自然看见了他,按道理,他也一定看见了我。就放慢脚步,微笑着准备和他打招呼。在目光交错的一刹那,但见小D把头一低,紧盯着脚下的宽宽的水泥路面,目不旁视,似乎在考虑国家大事,只看路不看人,从我身边擦身而过。在他擦身而过时,我还侧身看他,甚至他走过去了我还扭头去看他,心里颇为诧异。本来想和他打个招呼的,但又觉得,于此情,于此景,特别不要勉强别人,也最好不要勉强自己,便迅速打消了打招呼的念头。
此后不久,这位小D老师所在区的某教研员退修,我去参加了活动。我进去会场时,和老师们打招呼,和座位旁边的老师握手。小D老师也在场,他窝坐在离我两三个座位的凳子上,视线盯着正前方,不侧视,也不和其他人说话。会上我发了言。散会时,我犹豫了一下,过去轻拍了一下小D的肩膀,喊了他一下小D。小D毫无表情地看了一下我,扭头吭了一个单音节,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懂,也不想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单音节是个虚词不是实词。
今年春节前夕,有与小D同区的一位刚退休的老语文教师朋友,请我们几个老朋友到家里餐叙。喝酒闲聊时,我想起这位小D老师,就想说说小D老师给我留下的诧异。我刚提小D,还没有来得及往下细说,请我们餐叙的朋友说,D当校长了。我说,他当校长了?原来不是学校中层干部吗?这位朋友说,去援疆了,回来提拔为副校级职务,不久前刚提拔为某中学校长。
我说,难怪。
好大一个官。
新疆真是革命接班人的大熔炉。
补充说明:鲁迅《阿Q正传》中,给未庄两个人物用字母命名,一个是阿Q,为阿桂(贵),一个是小D,为小同。Q和D是“五四”时期“桂(贵)”和“同”的注音字母的第一个字母。鲁迅将他们的名字用字母代替,是将他们进一步符号化,说明他们这样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2019/03/0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