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动物全书》序
动物是人类所热爱的,其实人自己就是动物,也许有天然的亲切感吧。不过,在今天的世界上要想亲眼看见野生动物,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哺乳动物,除非前往专门的保护区,否则已经非常困难。我们对形容为“大象漫步”的密集战斗机队列都不太感到惊奇,反而是难于见到成规模的真正的大象群体活动了。所以,许多人都是通过影像喜欢上了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欣赏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姿态和行为。
我也是从小就喜欢动物,甚至想长大后到动物园去当饲养员。那时只能在少量书籍上看见有很少的线描图案,还想方设法找来透明纸把这些动物临摹下来。后来,当我在1980年考进大学后,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了有着特征性黄色边框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其中看到不少精美的野生动物图片,对这本杂志也从此喜爱有加。
本来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也很荣幸为这本《国家地理》资助拍摄和出版的《珍稀动物全书》作序,然而情绪却是非常矛盾的。因为,一方面能够欣赏这些为动物拍摄的杰作,但另一方面本书的主角们都是濒临绝灭或者已经绝灭的动物。从各章的标题我们就能深深感受到这种无奈:“远去的幽灵”、“消逝”、“衰落”、“黯淡”,这些词语的选择已经将作者和译者的忧思传染给我们。
大家一定还能记起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头北方亚种的雄性白犀离我们而去所引起的全球震动,也时常会看到因为药用和食用穿山甲而造成其种群锐减的冲击性新闻。大家可以从原书作者乔尔·萨托撰写的前言中读到北白犀的悲伤故事,当他去拍摄时,地球上还有5头北白犀,但随着最后的雄性北白犀的死亡,仅剩下的一对母女已经无法在末路上止住脚步。在传统医学中,穿山甲的鳞片被误认为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还有人标榜穿山甲的肉是野味中的极品,由此导致对穿山甲的疯狂捕猎,将它们一步步推到了绝灭的悬崖边。从本书中我们惊悉,仅在过去的10年间就有近100万只穿山甲被拖出了亚洲和非洲的丛林,贩卖到中国和越南。因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各国政府能够全面禁止穿山甲制品的贸易。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大自然和其中的动物。但颇为讽刺的是,人类一方面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另一方面却又为了种种目的毫无节制地进行干预与破坏。这不仅造成了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消失,许多时候甚至还直接猎杀这些动物。我想,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大家一定能够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为我们喜欢的野生动物们留下自由生存的空间。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其实对于地球上的绝灭事件看过太多,所谓大绝灭已经发生过5次。尤其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都是地质历史时期早已绝灭的动物,甚至许多类群都没有留下任何后代。照理说来,我不应该对现代动物的绝灭感到太大的震惊,但实则不然,因为过去那5次大绝灭都是在地质时间尺度上,而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是相当漫长或缓慢的过程。面对现代的物种绝灭,速度实在是太快,连看惯地球生命盛衰无常的古生物学家都难以接受。
由于许多物种在野外的个体数量大幅度减少,使得专门拍摄野生动物的专家都很难寻觅到一些动物的踪影。所以乔尔·萨托这些年来一直在拍摄被圈养于动物园或保护区的动物,它们中有不少个体是其物种仅有的代表了。萨托在捷克动物园中拍摄的北白犀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更为可悲的是他有时只能拍到它们死亡后制成的标本。本书中绝大多数灵长类的图片都是一脸的忧伤乃至愤懑,聪明的它们是否也感受到了不断袭来的危机?
一些人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人类可以根据从残存动物个体或绝灭动物标本上提取的基因来重建这些生命。且不说我们不要过于相信那些夸张的宣传,因为这一类大胆的设想在技术上仍有障碍;纵使人类在未来真的可以再造出一些动物来,那实质上已是经过改造的动物,就像我们饲养的家禽家畜,并不能真正具有自然生态的色彩,也不会完全恢复人类对野生动物那样的情感。
严峻的事实摆在人类面前:绝大部分濒临绝灭的动物,最终都未能逃脱那条生死线重返世间。本书作者提醒人类,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倾力保护住尚存于世的所有生灵,在它们变成幽灵远去之前。当然,我们还是应该乐观地向前看,广大公众都在为保护身边的环境和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动物奔走呼吁。包括本书在内的这样的努力正在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中国的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虽然其种群数量依然处于很低的水平,但却明显有了上升的趋势。
此外,本书中的图片从摄影的角度来看都精彩绝伦,使我们在感叹动物生存之艰的时候,可以暂时用艺术的欣赏来调节一下压抑的心情。作为《国家地理》任职30多年的御用摄影师,本书作者乔尔·萨托获得过一系列的艺术和探险大奖,证明他的作品和经历打动了众多专家和读者的心灵。无论为活着的动物还是死去的标本拍摄照片,他都会精心准备,确保不惊扰任何一只动物,不损坏任何一件标本,同时调动一切摄影技术,将最美好或最震撼的照片呈现给大家。
最后,我们还要衷心感谢中文版的两位年轻的翻译者。我与王维和胡晗相识多年,一方面有师生之谊,更多地像是同事之情。两位都是学有专长的研究人员,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和国外受到过严格的训练。尤其值得夸赞的是,他和她不仅有优美的中文表达能力,同时对英语有精准的理解和顿悟,因此能够为大家提供知识的深度和文字的享受,两人之前翻译的一系列图书屡获大奖就是明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