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扬宗
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本来是一个很有建树的生物化学家,但他在37岁之后开始学习汉语,转而研究中国科技史。个中缘由,李约瑟本人在不同场合表述过多次,这就是南京人鲁桂珍的决定性作用。1954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出版时,李约瑟把这一卷题献给鲁桂珍的父亲鲁仕国,说明没有他的女儿,就不会有这卷书。2004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终卷(即第七卷第二分册)中,收入李约瑟在垂暮之年为该卷准备的文稿“结论”(即全书总结论)。在“结论”的开头,李约瑟最后一次回顾了鲁桂珍等三位中国留学生来到剑桥对他的影响。他说:“同这些青年生化学家一道工作,我发现他们的头脑几乎跟我没什么两样。这就引起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不是源自中国?”
近30年来中外学术界聚讼纷纭的所谓“李约瑟问题”的直接缘由就是如此简单。聪明人哪里没有呢?如果那时到剑桥生化实验室的不是鲁桂珍等中国人,而是埃及人,或者印度人,或拉丁美洲人……结果又会怎样?历史无法假设。然而正是这个来由没道理可讲的问题促使这个年轻有为、前途光明的生化学家开始学习汉语,走上了研究中国古代科学之路。这种几乎失去理智的行为,只能说是爱情的力量所致吧。
鲁桂珍(1904—1991)于1937年11月底到达剑桥,在李约瑟夫人Dorothy Needham(1897—1987)指导下从事肌肉生化研究。出生于医药世家鲁桂珍不仅以自己的聪慧美丽打动了李约瑟,她还向李约瑟介绍中国人在医学和科学史上的贡献。他们很快就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二人以兄妹相称。李约瑟称鲁桂珍为“小妹”、“珍妹”,鲁桂珍则称李约瑟为“大哥(Ta-go)。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东亚科学史图书馆一角保存着鲁桂珍生前藏书,其中有一批李约瑟赠送给鲁桂珍的图书。最早的赠书是一本关于人类食物史的书Man, Bread and Destiny,(London, 1937),题赠于1938年6月,李约瑟题写着“Lu Gwei-Djen with love from Joseph Needham”。这里的“love”如果不单指爱情的话,至少也是包含着情爱的。1939年,鲁桂珍离开剑桥赴美之后,李约瑟赠书上的题字更直截了当,如“爱的女友”、“伦敦相思”(原为中文)等等。
李约瑟与鲁桂珍的私密关系不是本文的话题。实际上,李约瑟和鲁桂珍的大量来往函件和其他李约瑟私人文书一道,保存在剑桥的大学图书馆档案部,李约瑟遗嘱需在其逝世50年(即2045年)之后方可阅览利用。要探究李约瑟的私人生活,只有30年后才具备必要的条件。这里要介绍的是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所藏李约瑟个人藏书中的一本书,它是李约瑟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见证。
这就是1938年圣诞节时(见该书扉页李约瑟的注记),鲁桂珍赠送给李约瑟的一本英译《三字经》。这个英译本是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汉学教授翟理斯(Herbert A. Giles,1845~1935)翻译的,1900年上海别发洋行出版发行。该书原是剑桥另一位汉学教授慕阿德(A.C. Moule, 1873~1957)的藏书。1938年慕氏从汉学教席上退休,大概正是那时候这本书被处理了,为鲁桂珍所得。她把这本书作为圣诞礼物,转赠给李约瑟。鲁桂珍写在书上的题赠之语是:
恭祝约兄
新年进步
为民族争光
鲁桂珍赠
为了强调她的意图,鲁桂珍特意把“为民族争光”几个字写得大了一些。由此看来,那时李约瑟已经决定转向中国科技史研究。刚学汉语的李约瑟把这几个字一笔一划抄写在对面的书页上,注上音,并标注了“民族”和“争”、“光”的英文翻译。李约瑟将“为民族争光”译为“Towards the people’s mutual understanding”(为了人类的相互理解)。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揭示迥异于西方的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的成就,促进人类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正是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初衷,也是他后来主张的一个中心论题。而对于鲁桂珍来说,向西方人展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打破流行的“欧洲中心论”,自然是为中华民族争光的事业。他们两人的理解,是相互补充,并行不悖的。爱国主义和普世主义并不矛盾,都可以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赠书半年后,鲁桂珍从剑桥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离英赴美。李约瑟曾说,在鲁桂珍离开剑桥之前,他们相约在中国科技和医学史上作一些研究。从这本书上鲁桂珍的赠言看来,这个约定应当更早,也就是1938年年底之前。这正是李约瑟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缘起。这时,李、鲁相识不过一年。李约瑟就欣然听从鲁桂珍的“闺”劝,转而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这就是李约瑟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缘起。鲁桂珍生前多次说过,如果没有她,就只有生物化学家Joseph Needham,而没有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奥妙就在于此。
(原稿匆就于2005年5月,发表于2005年6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