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nan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nenana

博文

脑神经科学和能量制衡--看电影写影评 精选

已有 7621 次阅读 2014-11-30 12:51 |个人分类:以前的博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看电影, 约翰逊, 脑神经, 斯嘉丽

斯嘉丽。约翰逊近两年来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包括电影Don Jon中泼辣但“不识时务”的女友,性感配音的Her。不久前我们三个朋友一起去了一本她性感出演的独立制作小电影Under the skin,看完云里雾里,坐地铁回家三位朋友竟然为剧情吵起来,但是发现我竟然看到完全没有立场,果然蒙太奇风不适合我。最后最满意的是她演的这部电影Lucy,因为背后是脑神经科学真是让人着迷。虽然这部电影的理论基础---大脑10%迷思是不成立的。学医的人都知道人的大脑大部分都是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不可能只有部分,有时候一个任务某一个部分可能更活跃但是不可能只有十分之一。就比如把90%的脑子切掉肯定是不可能的。

  上世纪70,80年代,脑神经科学家们有一个迷思叫做“10%迷思 (10% myth)”,这个迷思一直持续到,因为Dale Carnegie的那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我自译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提到:“Professor William James of Harvard used to say that the average man develops only ten percent of his latent mental ability”之后,让这个迷思声明鹊起。William Jams是19世纪时候的哈佛著名的心理学家(这个人很有意思,但跟本暂时评论无关)。

  后来有一个加拿大的神经科学家Barry Beyerstein教授,在学习人类的各种上瘾症的时候,提出7个观点驳斥10%迷思。他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果10%迷思是正确的话那么各种脑损伤(至少部分脑部的损伤)不会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

  总之,10%迷思是电影Lucy的基础。这个电影至少是按照科研的套路展开的。即电影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如果我们的大脑可以开发20%甚至100%,人类会获得怎么让的能力?对周围的事物会有怎么样的理解?会和时间进行怎么样的互动?太玄幻了,是不是?就目前科研发展水平来看,有太多我们不太了解的东西。你说人类脑部十多亿的脑神经元。我们接受的各种身体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形成意志、认识和反应走的信号传导通路是无限的。大家想想这些脑神经元的任何排列组合之后组成的是一个巨型的网络。所以脑神经科学绝对有太多我们不了解也永远不可能了解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人类的智慧和脑部的使用不可能用脑部活动区域等等图谱来描述,而需要用脑神经元的巨型网络来描述---但是后者刚好是我们无法理解。这个巨型网络应该是像我们现在的internet网络一样的,信号类型和信号传导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知识。所以Lucy这部电影中可能出现的人类对周围事物的感知,以及人类和周围的互动为什么不可以有呢?然后我和我先生就在回家的路上讨论可能性。他认为如果像我描述的,脑电波的传递是有无数种可能的通路(神经元的巨型网络)那么人类最可能受益的地方就是了解别人和了解周围的感受,从而更遵守自然和社会的法则而达到更和平。

  我认为,脑神经科学可能出现lucy那样的案列,但是真个全球不可能全人类不可能达到那样的脑力发展程度。因为我们受到能量守恒的制约。即人类为什么没有长成3米高,为什么树木生长的胸围和高度都有一个限度?就是因为能量之间有一个平衡和相互制约。我个人认为霍金对于上帝造物(在Stephen Hawking’s Grand Design中)和控制很有说服力。人类在有限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权利,地位)上---能量的制衡,已经注定人类不可能开发或者具备更高的智力、意志和感知能力。

   Lucy是我们今年8月3号看的电影。如果还没有看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考虑一下里面的10%迷思还是很有意思的。正在期待做脑科学研究的童鞋们给我科普一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9334-847430.html

上一篇:中国和美国科学家的不同
下一篇:在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想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收藏 IP: 69.243.118.*| 热度|

8 邵鹏 彭真明 王国强 强涛 唐凌峰 苗元华 eastHL2008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