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和试验的区别
https://www.videoc.cn/pageDetails/90121
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从《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同时结合各自的语素意义可以看出:实验中被检验的是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践操作来进行;而试验中用来检验的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是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通过试用来进行。
昨天在校友群里给一次思考的“放浪形骸”。今天进入工作状态,不小心有碰到了“实验”“试验”这两个词。让我联想起两件事。第一件,是当前或之前的科学界大年在读书阶段对字典、词典重视;第二件,数年前在皖西学院教学课堂上,领导听我的课,我在讲课中提到“实验”“试验”这两个词,因为本人是工科,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的半年时间在毕业指导教师的监督下,比较扎实,半年都呆在已故涂铭旌老院士的纳米材料实验室里,其大弟子刘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实验”“试验”这两个词在半年里,被其纠正过数次。对其区别印象深刻。
在皖西学院是经济管理的课堂,提到这两个词的时候,基于管理背景知识,在讲课的时候能够体现很好的拿捏住了这个问题的精髓。在板书的时候,同一问题先后用这两个词 。但是,事后领导在教学例会的时候,大批说基本的汉语单词都能错。其批的越带劲,我在心里暗笑是声音越大。不过控制住了没有笑出身。从现在时间点来观察思考,其实是个比较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地方高校,其功能也是 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而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如果结合起来看,其有 地方性知识VS通识性知识,其中通识性知识如果具象的来看,就是普通科学知识,这样的知识具有统一性,也就是不管北大、清华、哈佛、斯坦福还是皖西学院,所有的老师们都同样掌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为啥“实验”“试验”这样与通识性知识操作相关的名词会搞不清楚。原因可能是非顶尖高校对深入掌握和传播通识性的知识不热衷。因为科研创造强调原创性,是唯一,而地方性知识具有这一特点。比如地方文化的开掘。https://www.wxc.edu.cn/2020/0414/c4a124312/page.htm 。但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这类知识的开掘有其必要性。但与应用、实用相关性不足,学生学习仅仅是修心养性的作用,而且没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有效果。基本是学校、教师自己自娱自乐。而通识性知识因为其体系庞大严密,地方院校的师资来源基本是有皖西学院类似特点的院校的硕士、博士。在底层思维结构中很少有这样的知识体系构架。这样的特点从而让本科基础教学的内容,通识的科学基础、文化基础严重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任何底层的文化思想意识。其实国内的非顶尖其他高校的毕业的学生的内在心智特点也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影子。比如,探索或认识一个系统的问题。不能够区分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培养自己思想试验的意识,因此,根本不可能形成整体系统的问题认识观。更不可能主动利用思想实验来认识或探索一件正在发生或未来发生的事情。从而违背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目的,就是认清楚自己和世界,从而有可能改造世界。
因此,目前非双非的高校,大力发展通识教育才是找准了“短板”,去补这个短板。虽然,目前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这个方面缺乏。但这是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和过程。据我观察,国内的对外经贸大学的异军突起,可能很多的原因之一就是上实际80年代初认真踏实的翻译了一批经济学诺奖的经典文献。扎牢了通识性知识的基础。也符合教学科研的基本规律——从“重复讲”的扎实的学习阶段逐步过渡到“接着讲”的发展阶段。步步扎实,才是发展之道。开掘地方的文化知识,也需要扎实的通识性的社会科学哲学的知识的支撑,不懂“实验”“试验”之区别则很难做到扎实的开掘、发展地方性文化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的教学科研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守正创新。
从个人角度来看,更应该是推敲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推销自己的想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