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 群里(群名:fsQCA研究小队,群号:423061018)的学友之间的一些言语,引发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想到刘瑜,她笔下的顶尖大学是啥样的。还有回想到参加 GARY KING 的一个研讨课,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谢院士也以学生的身份参加其中,现在回想起来,他应该是照顾我们大多数,引导我们思考深入,像学生一样提了很多问题。
因为是全英文,所以有所准备录了音。之后数次听,让我联想的最多的是梁启超。当时梁启超应该已经是举人了,而且梁当时是广东最有名的学子之一。向还是秀才的康有为学习。据说,当时的康有为仅仅意外获得类似现在初中水平的数理化教科书的西方的书,而且读通后,在广东讲学。梁启超慕名拜师学习。并跟随多年,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是他们师徒的蜜月期发生的事情。
从2009年开始,不停的参与各种学习,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是2010年参加郭国庆老师的一个教学研讨会,开启在职正式学习;
第二阶段是2011-2012年参加李子奈老师的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计量经济学的课程;
第三阶段是2014年参加郭申阳老师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举办的研讨课;
第四阶段是2015年--2017年在北大社会学系参加基于定量主线一直到针对复杂思想的方法论的研讨课;
第五阶段是2016年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参加玛莎的定性的研讨课,紧接着当年10月份北大林老师的网络课及其读书会;
第六阶段完全转入自主学习、探索阶段,也是当前的状态。大概起始点也是在16年末,从 徐淑英、任兵、吕力编写的那本管理理论建构的书的重新开始。其基本的理路管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哲学与科学哲学及其交织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去好奇的窥探一下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发展的历史趣味,及其相关名师的心得认识,作为知识精神滋养去体会严谨学科的对学问的益处。
各个不同阶段对我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如何对待“老师”的态度变化。这个态度的变化的现在回想起来是:崇拜--敬重--知识深厚的敬而远之--进入学习生活化状态--自我自由状态--为我所用所思状态。
2009年开始认真阅读第一篇英文学术文献。在单位的安排和自我的要求下,参加在合肥举办的营销课程研讨会,由郭国庆老师主讲,对于郭老师在读研期间因为是导师口中一个让人敬重的老师名字。参加他主讲的研讨当然崇拜之情悠然而升;
李子奈老师主讲的计量经济学及其他在清华大礼堂说他最后一次课对学生的关爱、及其对于学问的真实与真诚,敬重之情悠然而升;
郭申阳老师主讲的倾向值分析及其他最后一次演讲的舌尖上的倾向值让人感到他对学问的炙热之情,因为难度和广度,让人感到茫茫学海,焦灼和迷茫,学海无涯,何时是期?期间还有吴晓刚老师的工作坊等。
峰回路转,参加谢宇老师在北大主持的系列社会科学研讨课,期间举办的讲座,特别是课后生活化交流,原来所谓学习、学术就是一种生活,不必要因为过程中的困难、难度而介怀。犹如生活一样,一天天过去,真正践行日知其所悟性,学习的常态化生活化。爱因斯坦说,在普林斯顿有每天下班时候与哥德尔一起走路聊天是他最大的收获。这个阶段的学习建构起来我作为学者的全部思想和知识体系的基本的骨架。当然,包括复杂性的研讨课因为自己身体原因没有参加,而以陈平老师的演化经济学为学习的载体,及其以此为基础的学习阿瑟的复杂经济学的内容。
参加南大商学院玛莎研讨课是因为加了中国管理学者群,得知玛莎老师在南大举行最后一期定性的研讨课。之后紧接着林老师定性课程及其辅之的读书会在知识领域打通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藩篱。乃至自己有极大的冲动再走向自然科学,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认知中,后来参加罗老师的一些研讨会、课就是基于这样的动机的。最大的收获是定性和定量在逻辑层面汇合而且融为一体。玛莎的风趣幽默打破了语言的障碍,及其林老师迷人的教学风格,也清除了基于理工科思维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狭隘、错误的认知。知识无涯,科学一直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前行,与无知和持续学习终生为伴就是生活的真实状态。释然无知,背负持续学习之责任,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中思想的生活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回想起来,能够主动参加南大商学院玛莎研讨课和林老师的网络课、读书会。最直接的推动力是4月份参加北大社会学系叶启政老师的为期四天的批判社会学的研讨课。
现在,自己有自己比较清晰的的认识和大概的规划。还是应该扎实的从重复说起步,从基于公理化的一些学科——营销的、管理的——的基本概念重新的再认识起步来开始自己的全新的学术之路,对于这条路的起点,我把基本的想法报送给了学院。在工作实际中尽量做到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同时兼顾,如果做不到会根据相关实际需要来突出重点。
从学习之路逐步转向自我探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我来说,首先感谢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这些良师益友。他们的一言一行给予了我思考的内容和思考的品质。希望这样的简单思考、哪怕是回想能够照亮我的前行的路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