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如何化解“节后综合征”

已有 1837 次阅读 2016-2-19 14:0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如何化解“节后综合征”


 

春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盛大的全民狂欢,意味着饱食终日、昼夜颠倒以及路途漫漫。在能否买到返乡和返京火车票的焦虑中,很多“过节病”悄无声息地找上了门。

节后综合征导致的工作不开心,大多是因为在玩乐之后很难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中。

那些追求人生意义的人,更容易获得对人体更有益的基因表达模式。

■本报记者 张晶晶

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周,你的感觉还好吗?

一只名叫“节后综合征”的怪兽,正在一如既往地张开自己的血盆大口,侵吞着上班族的心脏和脑仁儿,也焦灼着付薪水的老板们。

刚放完假上班不开心,可以归咎于“节后综合征”;如果一直如此,那就该仔细分析下背后的原因了。

毕竟,工作不是用来不开心的。

节后首先找回生活节奏

作为最盛大的民族节日,春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盛大的全民狂欢,意味着饱食终日、昼夜颠倒以及路途漫漫。在能否买到返乡和返京火车票的焦虑中,很多“过节病”悄无声息地找上了门。

媒体从业者张欣度过了繁忙的羊年,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眼睛一闭一睁一年就过去了”。虽然是别人羡慕的不用坐班,但实际上却是连双休日都无法保证的工作状态。大年二十七终于结束工作从北京返回山东老家,尽管还带着交稿任务,却也是终于能有几天清闲日子。“回家就是想睡觉,大年二十九也是不到夜里十二点就去睡了。感觉特别特别困倦和疲乏。”更为惨淡的是好不容易休一次长假,竟然感冒了。

“大年初二就开始发烧,全身肌肉酸痛,反反复复了两三天,后来就咳嗽、流鼻涕,一场感冒把假期全交待了。”张欣告诉记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病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发明告诉记者说,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的工作状态中,突然放松下来容易生病,心理上也很不容易适应。心理学家指出,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物,这时,平日总在超时工作、觉得没有个人时间的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是一种节日心理失调。

而经过了一周的放松之后突然紧张起来,也很容易出现身体不适。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节后综合征的出现。节后综合征正是用来描述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比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焦虑、神经衰弱等。

如何顺利实现从放假到上班的平稳过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暖丘心理关怀师包大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关于“节后综合征”的标准描述中有很多表达,包括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反应,但在她看来所谓“节后综合征”,就是生活节奏发生变化后,人对节奏的不适应。而要重新回到良好的工作状态,首先就是要找回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你到底为什么工作不开心

在节后综合征大语境前提下的工作不开心,大多是因为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节奏调整的过程中、在玩乐之后很难投入到一个好的工作状态中,更眷恋玩乐的休闲状态而不愿去工作。

谈到如何走出节后综合征的方法论,包大英提示说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不能用对抗性的态度来处理。

“‘对抗’的表达是有问题的,用对抗就是我们想抗拒自己内心真实世界的感受。比如说我是很困倦的,或者说我就是很讨厌现在的工作状态或者适应不了现在的工作状态,这时候你想去对抗它其实就是一个战斗性的心态,战斗性的心态其实不太有利于去扭转或者缓解现在自己面对的问题。”包大英指出。

相较理性对抗,不如感性适应。包大英指出,反倒可以通过问题的表层,来寻找自己平时忽略的内心深层的某些诉求,“你对假日眷恋的背后或者说对工作的恐惧和疲倦背后,都有内心比较深层次的原因,这个时候其实是可以开启自己重新认知自己生活的一个起点”。

具体来看,要解决节后工作倦怠的问题,包大英表示,从经验上来看,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是可以在工作上重新去规划一个有目的性的工作。

“自己内心世界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时候,会比较有条理而不会陷入到一种特别迷茫的工作状态中。目的性强比较容易让自己去开启一个工作的起点,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也许能在节后综合征来临的时候,我们至少知道会有一个点,是可以触发我们去应对现在这种生活状况的。”除此之外,也可以想想新一年的期盼和目标,做好规划。而对于生理的诸多不适应,最重要的首先是调整混乱的生物钟,规律作息。在饮食方面清淡饮食,让节日期间疲累的胃肠功能得到恢复。

如果脱离开节后综合征的大背景,仍然觉得工作不开心,感受到的只有乏味和无意义,那可能是因为对工作本身的原发兴趣存在问题。

“那就是工作最核心的地方让你不开心。如果觉得工作特别有意义、你特别热爱的话,在很多细节中就能够体现了。”包大英分析说。

工作比玩乐更有趣

近年来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快乐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认为情绪低落的人容易身体素质不佳。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快乐、开心作为自己首要的人生目标。但2013年登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基于遗传基因学检测的研究却证明,如果只是纯粹的享乐,而不追求人生的意义,那么这种快乐对你的健康可能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可能起到反向的作用。

研究者发现,那些生活得很快乐,但几乎不追求人生的意义的人,和那些长期身处逆境的人的基因表达模式非常相似。处在“空洞的积极情绪”的快乐状态的人,身体却一直在做好预防细菌威胁的准备,促炎反应变得活跃,即便他们并未患病,身体也会先调动自己处于一种炎性反应状态,以抵御可能会患病的风险。如此,处于长期炎性状态的身体,罹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将会更高。

相较之下,那些追求人生意义的人,更容易获得对人体更有益的基因表达模式。该研究则从基因角度证明,单纯的享乐似乎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活得更久,人们需要追求意义。

而工作正是追求人生意义的不二法门。在问答网站Quora上曾经有人提问,为什么富豪们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还是选择工作而不是尽情享乐?其中作家、品牌专家Lenord Kim的回答高居前位。他分享了自己在2007年因无法忍受每周六天、每天15小时的工作重压之后尽情玩乐,但却也因此真正意识到工作价值的故事。

“辞职后的这一个月里,远离了金钱的控制,再也不用没日没夜地和时间赛跑完成工作,我终于有机会用我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享乐。然而,我开始感到无聊。不是觉得日子有点乏味,而是无聊到我必须思考去做点什么,要不然我会发疯。”

“如果你每周期待的除了玩乐就是玩乐,那么它就不再有趣了。它只会显得单调、空洞。人生至此,我意识到我更想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情。玩乐对我来说完全没用。它不再使我感兴趣,而是让我疲惫不堪。我希望自己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支配时间,也许是在某种程度上给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圣经》中有这样的句子:“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在当下这个时代,生存不再是决定工作的首要因素,可选择的范围变大,人变得更加自由。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如果工作不开心,那首要应该思考的就是自己到底想做些什么。

包大英解释说,每个人做工作和任何事情,都有延展自己生命价值的诉求。“我想做出一个东西来,表征自己,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当我们把它当成延展自己生命价值的东西的时候,创造力和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在这个时代,人的生存其实是不成问题的,可以在更大的自由程度下去工作,做更想做的工作。但有的时候我们会陷入工作的惯性中,觉得我只能做这个,虽然我有很热爱的东西,但是我无法摆脱工作的惯性、固有的经验体系无法打破。人想要快乐工作,还是要找到最有热情的点,最喜欢、最热爱、最坚持的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6-02-19 第1版 要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957241.html

上一篇:儿童癌症:一份家族的“遗产”
下一篇:“晒”出来的网络达人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9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