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泊尔地震能量或未完全释放 |
科学家推断藏南地区地震危险性在增大 |
本报讯(记者倪思洁)“尼泊尔地震的实际错动偏低,能量完全释放可能还有个过程。”5月7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教授葛林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尼泊尔地震的断层错动和余震情况,他担心未来可能还会发生更多余震。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尼泊尔博克拉市,震源深度15公里。
“地震孕育过程就好比把弹簧压紧,将两端用绳子连起来。地震发生就好比用剪刀将绳子剪断,如果弹簧回弹时被其他物体阻挡,能量就只能部分释放。震区错动就好比弹簧回弹,位移越大,能量释放就越彻底,否则就得靠余震继续释放。”葛林林说。
不过,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按震级模拟的估计,尼泊尔地震的断层错动应该为3米,而葛林林等研究人员发现,断层错动仅为1.37米。
这一数据是葛林林通过分析日本ALOS-2和欧空局Sentinel 1A卫星实测数据,并比较了由ALOS-2卫星在2月21日和5月2日飞过尼泊尔的地球表面图像后得出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耀霖告诉记者,一个大地震会造成周围地区应力场发生变化,对周围有些地区来说,这种变化可能减少了地震危险性;但对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增加了地震危险性。
“这与区域相对于大地震的距离和位置,以及该区域内活动断层的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质有关。”石耀霖表示,从目前的三维球形模型的并行计算来看,尼泊尔地震断层活动,造成藏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南北走向的正断层更加容易发震。
“这对我国青藏高原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西藏南部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在增大。应该密切关注拉萨、日喀则区域被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石耀霖说。
同时,此次强震的余震数量也没达到科学家的预期。
葛林林通过将尼泊尔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测震数据比较后发现,“两次地震同属主震—余震型,余震数量不应该有太大差别。但汶川地震余震有700多次,而尼泊尔地震余震才100多次。这也表明地震能量尚未完全释放出来。”葛林林说。
葛林林表示,如果沿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界有更多余震的话,该地区会更安全。
对于这种观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表示认同。“余震的多少和大小取决于尼泊尔主震滑动面上破裂和滑动的状态。如果滑动量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则在主震滑动量较小的部位会发生较大的余震。”徐锡伟说。
不过,对于未来余震的强度,科学家表示无法预测。“什么时候发生,很难说。只能确定余震发生的地点,预测时间和震级仍是难题。”徐锡伟说。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微信号:china_sci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