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冬季养生的正道与误区

已有 1733 次阅读 2014-11-28 14:41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本报记者 王剑

刚刚过去的秋季,全民都贴了“秋膘”。随着冬季模式的开启,在民间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都趁着冬季进补、保养。然而,过度和盲目就会走入误区、走向另一种极端。冬季应如何正确养生?《中国科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韦云。

人体的生物钟也有四季

冬天是补充人体能量的时候,自然界有些动物到了冬天需要冬眠,比如熊、松鼠等,它们会给自己储存很多食物。中医理论认为,从四季来讲,自然界的生物钟则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对应四季轮回,人体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春天的饮食适合用一些生发性质的(比如香菜、茴香、香椿等)食物,以促进人体宣发,使脏腑逐渐复苏;夏天人体生长旺盛,适合吃一些营养代谢快的食物;秋天适合吃一些收敛的食物,以养阴润肺;而到了冬天,适合吃一些补充人体能量的精微物质,比如适合补脾肺、补肝肾、补阳气等食物。

其次,结合四季的特点,春天多风、夏天多湿、秋天多燥、冬天多风多寒,冬季寒气较重,就应该“寒者热之”,给自身增加一些温热的东西。

养生要做到“三结合”,即结合季节、结合自然规律、结合自己体质。韦云告诉记者,人体大致有9种体质:4种是虚的,4种是实的,另外还有一种是平和的。其中虚的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实的包括气郁、痰湿、痰热、瘀血。针对这9种体质,要根据个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养生方式。

要知道哪款适合自己

养生、保健和预防是不同层次、针对不同人群的,韦云强调,养生,指的是健康人如何让自己的身体状况更好;保健,是指有一些疾病的人通过某些手段纠正其机体的不平衡;预防,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预防常见病、多发病,或季节性易发病。

冬天作为补益的季节,一些慢性病人群要依照自身作适度调整,以避免病症加剧。例如心脑血管病人应注意冬季不要吃寒凉的食物,起居注意保暖,不适合换药、减药;糖尿病人在冬季避免饮食摄入过多、保持足够的运动量,以免血糖升高;肺系疾病患者,进入寒冬容易发作、复发或加重,因此就要预防外感性疾患。

根据慢性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保健措施。比如肺系疾患要益气养阴补肺,平时多用些西洋参、麦冬、银耳、梨等食物。心脑血管疾患则尽量多摄入一些温通的食物,例如生姜等。脾胃虚寒的人在冬季容易发病,要注意多吃一些辛(带有辣味,包括葱姜蒜)温(包括豆蔻、各种肉类)的食物,少量饮酒也是比较适合的。

恰当运动让人更健康

运动与季节也是有关系的。韦云忠告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避免爆冷,一天之中不宜过早到室外去感受最冷的气温,因为寒冷的刺激会让血管收缩,这部分人适合日出后、温度逐渐升高再到室外运动,循序渐进地去适应外部的寒冷。关节有问题的人要注意局部关节的保暖。另外,正常人运动出汗后,注意避免“汗出当风”,应及时穿好衣服。

总之,冬季养生,以“养藏”为主,在饮食方面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做到进补有节,不要过食,肉食要炖烂煮透,忌食生冷和油腻。脾胃虚弱的中老年人最好用米粥调养,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

除了饮食调养外,还要注意运动和起居调养。颈部御寒至关重要。穿立领装、戴围巾或披肩是最简单的保暖方法,能很好地挡住寒风,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

天气渐冷,做好保暖,安全健康地度过冬季。

《中国科学报》 (2014-11-28 第9版 生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846981.html

上一篇:艺术品无价可估 但有价可循
下一篇:“剁手级”新装备推荐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