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曹刿论战》看语文教育的变革
王晓峰
一、《曹刿论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前几天看《古文观止》,在看到《曹刿论战》时觉得这是一个分析目前语文教学很好的样本。我看了百度百科相关词条,又找了几个教案,大致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2、了解作者及《左传》的有关常识
3、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4、了解本文 以“论战”为中心,裁剪得当的写作手法
5、分析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总结取胜原因:
1、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2、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曹刿,知人善用)
3、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向齐国迎战)
4、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致胜)
以上评价原则上都对,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学的,但结合文章就会发现存在几个问题:
1、在没有对战争的各种关键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只根据政治清明、民心所向是无法做出“可以一战”的判断的。这些因素包括敌我情况对比、战略战术、政治准备、战争准备等,民心所向只是进行战争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战争是双方的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需要对敌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对对手的分析更为重要,也是制定战略战术的基础。完全不考虑对手是无法做出“可以一战”的判断的。
3、基于鲁国相对弱小的现实情况,应该采取防御为主、伺机反击的战术。在第一次对话中,文章没有提及这方面内容,我们不能确定他们是否谈到采取何种战术,但从战争一开始就“公将鼓之”来看,很可能是面对面进行决战的架势,鲁国没有要打防御战、消耗对手锐气的意思。如果是坚守防御,可以等待“三而竭”的机会,并在判断敌人是真的军心动摇、主动退却后进行防守反击。但如果是与成吉思汗铁骑这样级别的强劲对手决战,可能在人家“一鼓作气”的第一波冲锋中就已经被击溃了,根本生存不到“齐人三鼓”、“可矣”的时候。
所以,我认为长勺之战鲁国的胜利应该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对手齐国不够强大或者同样准备不足,历史上对曹刿作用的评价偏高。
在百家讲坛中讲述《春秋五霸》的李山教授在讲述齐桓公时说,齐桓公由于在继位过程中与鲁国存在矛盾,在刚刚继位、国内基础还不牢固的情况下对鲁国发动报复性战争——就是长勺之战,他的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他的观点给我的分析提供了佐证。
二、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其变革在教育改革中必须得到重视
我们不能对古人求全责备,但应该应用现有的知识和认识水平对经典作品进行批判的继承。在传统上的读书人眼里,圣人的话都是对的,而且圣人已经把道理都说完了,只要学好圣人的经典著作就可以了,“半步论语治天下”,留给后人的工作只是对圣人、古人的经典进行文本考证和用当代人的语言进行注释。今天我们似乎仍然受到这种思维定式的束缚,但明显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期望存在差距。
几年前中国的围棋教育也是同样的情形,有些棋的下法是不被允许的,“这样下棋是要被老师批评的”。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感谢我们的邻居韩国,他们头脑中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偏偏用“不讲道理”的棋实现了对当时处于优势的中国和日本的逆袭,并称霸棋坛十几年。我们意识到棋原来可以这样下,于是逐渐抛弃了各种禁区,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90后从小就知道为了争取胜利采取什么战术都可以,他们非常灵活也非常顽强,成绩也越来越好,而固步自封的日本则江河日下。
难道国家也要在现实的博弈中吃尽苦头再做出改变吗?
语文承载的功能很多,包括中华文化的传承,获取信息,表达、交流和辩论,帮助整理和推进思考,独立思考习惯、能力和方法的养成;所以语文是将来无论学文科还是学理科,从事无论什么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基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对语文教育的变革在教育改革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环节中都应该加强。
三、从曹刿论战看变革语文教育的路径
从教案样本看目前语文课程在教育过程的形式上已经有了一定进步,不再是照本宣科和填鸭式教学,引入了多种展现手段以便于理解,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课后的学习体会,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且应该是实质性的改进。在《曹刿论战》的“教学目标”中,关于历史背景、语文和文学知识的内容没有问题,但第一条“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治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不是知识层面而是认识层面的东西,虽然事实上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但这样的表述已经预先给学习者的思维设定了框框,给他们这样的心理暗示——答案已经准备好了,不用费心自己想了;或者必须以这种预设的方式去理解。把认识和思考等同于知识,这就成了命题作文。这不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当然更不利于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习惯性的认为目前存在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是创新的前提和动力。事实不等于完整的事实,也不等于真相。
我觉得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思维上的培养应该着重传授原则和方法,在具体的文章内容和事例的解读上应该具有开放性。传达这样的信息——现实中通常没有标准答案,也很少有准备好的答案,更多的是相对较好的答案,或者现实条件下可行的答案。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提出合理的质疑,提出让老师意外的问题。
3、引导他们正确地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的质疑,而不是离题的、哗众取宠的、吐槽式的问题;提出实质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表面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解决问题和创新的基础,对博士与硕士要求的不同不就是发现课题的能力吗?教育水平和研究水平是一脉相承的。在标准答案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是无法做出开创性的研究的。
4、鼓励和帮助他们进行独立的分析,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以我为主,在必要时寻求合作和帮助。只要他们在逻辑上能够自洽,并能够找到支持自己观点和逻辑的证据,就应该受到鼓励和表扬,并在教育评估时得到成绩的认可。
5、教师和教育系统对于意外的问题和不同的看法应该有更多的包容,尽可能地在它与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之间找到平衡。
四、课本应该作为语文学习的索引而不是范围
语文教育的重点是能力的培养(当然各门功课的重点都应该是能力的培养),应该根据孩子当前阶段应该达到的语文水平的目标而不是教材范围来组织教学活动。增加阅读量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英美教育的优点之一是学生的阅读量很大,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棋手提高水平必须有足够的对局量和强度作为支撑的,光看棋谱或者只琢磨几盘经典对局成不了高手。同样,学习者必须有足够高的阅读量。有了一定的阅读量,阅读速度、语感、理解能力、综合能力、写作能力就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看到各种不同角度的观点和阐述,就不会那么想当然了,思考能力会提高,视野会更开阔,考虑问题也会更全面。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创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任何新事物总是有些似曾相识。看的多了,自己的经验体系丰富了就容易形成自己的东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一方面对我们搜索、处理、分析大量信息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获得阅读资料、提高阅读量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所以做到这一点没有实质性障碍,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如何落实。相对于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知识,学校教育的价值不应再是个别知识的传授,而是提供一个根据教育实践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学习指引,和面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这是互联网不能给予的。
我关于改进语文教育的建议如下:
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阅读量的要求。
第二,应该教学生如何通过互联网快速搜索定位所需要的资料,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培养能够对资料进行识别、批判和综合的能力。
第三,教师应该围绕当前教学内容提供相关书目,让学生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理解,放在完整的上下文中理解,让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那些经过时间沉淀证明是经典的著作。
第四,教育系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把原来用于把90分变成95分、100分的无谓浪费的时间留出来,用于丰富孩子的思想和心灵。如果考核和选拔机制不改革,价值导向不改变,仍然着重考核知识而不是能力,以上的讨论都没有条件实现。
第五,要求他们写自己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其目的不是为了复述所学内容或者书上的观点,而是通过写读后感强迫孩子进行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时训练表达。阅读使人丰富,表达使人敏锐,书写使人清晰。
当然,这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育部门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调整上进行综合考虑,是加强语文的资源配置(学时、学分权重、教育力量),还是通过新设课程、或者通过其他人文课程教学的协同来实现该功能和目标。
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不要总是把自己当做学生,学校教育只是他们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保姆,学到最多的功课应该是怎么选择自己的道路、倾听内心的声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而不是依赖和人云亦云;人生最终要由自己塑造,他们是自己学习和成长中的主角。年龄与成就没有必然联系,当他们在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时,他们90后、95后的小伙伴们已经空前地包揽了2013年的六个围棋世界冠军!
可能有些理想化了,但我觉得改变是必须的,刻不容缓的,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
新年快乐,共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1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