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关于回国工作,我都和学校谈了什么条件 精选

已有 31125 次阅读 2016-5-6 09: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回国工作,我都和学校谈了什么条件

喻海良,2016-05-06

昨天晚上写了博文《准备下个礼拜递交辞职信,百感交集 》,也算是去年写完《不要劝,我下定决心回国发展》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步骤。想回国容易,计划回国过程中,确实发现有很多现实问题。下面我简单谈谈,这些天,我都和学校谈过什么。

首先:我没有谈待遇。昨天在微博里面,有朋友开玩笑,说我回国后,待遇会比其他人高很多。我给他回答,我的待遇可能就比一般的教授多3万元津贴,这个值远低于其他教授在别的方面比我多的收入,确实,刚回去的时候,我可能很难马上做出业绩。当然,很多人从国外回去,觉得自己值钱,应该把这个放在第一位与单位进行谈判。我个人倒是觉得无所谓,因为,你拿到了什么级别的人才,他们就会给你什么级别的待遇,只要和我同一批引进的人员,大家待遇都一样,我个人就能够接受。我在卧龙岗大学现在的待遇为Au$10.84+19%养老保险,表面上比国内教授会高很多。但是,就消费而言,这里的消费也很高,基本上也是怎么挣钱,就怎么花钱。一个月到头,基本上都没有剩余。和我当年在国内工作时,差不多。所以,所谓收入比别人高,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地域差别很大,大家消费差别很大。

第二:只接受教授岗位。科学网上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理想,在45岁之前,一定要努力评上中国杰青。现在年龄真的不小了,如果还只是一个副教授,基本上就不具备和他人PK的资本。有人说,给你的待遇是教授待遇,但是,教授职称要以后再评。对不起,如果只是考虑眼前的收入,我干脆在澳大利亚一直干下去好了。我相信国内绝大部分教授现在拿到手的工资远远低于我。但为什么还是要选择回国呢?因为,我个人在生活与事业中选择了事业,只有回国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我自己的抱负,有机会一展才华。在澳大利亚,华人教授多了去了,除了回国的时候,国人把他们当宝一样对待,但是在澳洲本地活的特别精彩的我至今没有见到几个。为什么我自信自己够一个教授职称。一方面,工作经历比较丰富,在三个研究型大学工作过。另一方面,自己的成绩在自己领域还是相当过硬的。这些年每年都能够在自己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左右,10多年的坚持与积累,已经具备一定的当量。第三,担任SCI REP等学术期刊、NUMIFORM等本领域顶级国际会议的学术编委和组委会成员,几乎每年都活跃在本领域国际舞台,在所在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学术领导能力。第四,即使我一直在国内工作,现在也早应该评上了教授。第五,个人自信自己能够完全胜任教授岗位,这是我力争的原因。

第三:孩子就学问题。要回国工作了,我自己的事情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好解决的,但是在做这个决定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其他以前没有思考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前些天,我曾经写过一篇博文《一位外国学者去中国高校面试后放弃职位的理由》,介绍一个外国朋友想到中国大学工作,他面临的子女就学问题。这个问题,前些天也曾经困扰了我。因为,我不想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孩子的户籍等问题。确实,如果强迫孩子什么东西都跟随我走,这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他们现在还小,不懂得抉择。也因此,他们将来怎么想,那还是由他们自己长大后再决定好。但是,孩子必须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也是一个原则。事业虽然重要,但是家庭也很重要。于是,就必须考虑孩子的入学问题。关于这件事情,我与学校进行了沟通,也就这个事情问了好几个有相同问题的朋友,他们都说没有问题。得到的回复是学校附中是不会向我索取“赞助费”和“借读费”。如果要,我可能会非常郁闷。除了孩子,曾经想是否能够解决我爱人工作问题,得到的回复是无论引进什么级别的教授都不解决。我也算是识趣,就没有要求了。

第四:临时过渡住房问题。这一点是必须提的,我们一家人在澳洲生活了5年多,现在一起回国,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一切都无依无靠。虽然,我相信回国不久,马上就会买房。但是,从到达学校进行报道, 准备看房、选房、买房一定需要一定的周期的。在这个过渡期里面,我一家好几口不可能天天住在酒店,也因此,我是要求学校提供临时过渡住房一定时间。至于解决住房问题,我没有提出相关要求。如果所有同一批引进的教授,都没有,我一个人要求也不会给我。如果大家都有,我一个人没有,我入职报道后,也一定会找学校领导商量的。关于住房,我在卧龙岗大学,大家都是自己买房、租房,学校是不可能给你解决住房问题的。当然,他们好像也有一个安家费,或者报销前期住宾馆的费用。我当时不懂,就没有去把这些费用给报销回来。

至于其他的,我真的没有提任何要求。我相信一点,现在这个社会,信息透明,价值对等。多拿他人一分钱,就必须多付出一份担当,一份压力,何必年纪轻轻就把自己放到火山口去烤。另外,我也相信,只要有志向的年轻人多多回国,中国高校将来一定会有前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975272.html

上一篇:准备下个礼拜递交辞职信,百感交集
下一篇:若干年内,期刊名称大战,或一触即发
收藏 IP: 203.10.91.*| 热度|

94 魏焱明 许培扬 李学友 吴兆录 肖博 邢佑强 刘全慧 吕为民 曲辰 史晓雷 张士宏 徐令予 张卫 刘建栋 冯兆东 李本先 李静芳 武夷山 邴铁军 蒋永华 宋春林 王天燕 强涛 戴德昌 杨占海 许方杰 梁庆华 陈楷翰 杨正瓴 章雨旭 褚昭明 李土荣 鲍海飞 林怀俊 蔡小宁 黄仁勇 蒋大和 李毅伟 何成文 Editage意得辑 刘光波 李颖业 彭思龙 李天成 白龙亮 孔梅 陈智文 胥楚贵 钱磊 陈志飞 张越 李卓亭 吕洪波 梁洪泽 刘永杰 范毅方 刘立 黄永义 韦玉程 王天一 王启云 李帮建 訚耀保 陈儒军 张杨 闫钟峰 梅钢 蔡庆华 贾峰 成爱芳 辛浩 刘晓锋 石磊 陈齐风 易奎 zhouwangpu ShowAttitude guhanxian biofans qzw njgdy zst498606753 yyfy105 ghzhou5676 xlianggg neilchau htli icgwang liangzx shenlu htysth ganendexin1993 doctor5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