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我对中国科教事业的几大狂想
喻海良,2013-02-12
早晨来学校,一路上碰到好几个外国人,见面就对我说“Happy New Year”。的确感觉到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外国人都开始关注中国的农历新年了。就连卧龙岗的基督教堂,都组织了中国的农历年庆祝活动,还提供免费晚餐。
在感受到中国总体实力增强的同时,我依然对国内的教育有几大期待。
(1)建立一套每个专业的期刊认定体系。现在,国内认可的检索系统有SCI、EI、ISTP、SSCI、CSCI等。大家关注SCI、SSCI数据库,主要原因是通过该数据库可以知道一篇论文被发表后的影响力。大家关注EI数据库,因为里面包含了主要的工程学科期刊。至于关注ISTP,主要是想了解目前国际上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虽然,这几个数据库在选刊上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均不足以反映各个学科的情况。数据库的作用,只是方便人们检索到自己想要看的论文。如果只从这一点考虑,SCOPUS目前全世界最领先。什么是理想的期刊认定体系?目前教育部已经把各个学科划分的比较细了,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数据库上都有明显体现。同时,目前我国每一个学科都有一个学科委员会。虽然我一直反对大学里面的官本主义,但是,也可以让这些委员们自己商定每一个专业的认可期刊。只有这样,才能够破除影响因子、被引次数的影响。
(2)建立中国科技论文出版集团。国内科技论文出版单位众多,然而,都分散在各个学会、大学、研究所。目前有影响力的期刊,基本上都是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出版。在这里,本人说出第二大狂想:将中国科技论文全文数据库转型为中国科技论文出版集团。这样,把该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期刊,全部集中到该数据库名下,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形成如Elsevier,Springer等传统出版集团一样的出版集团。
(3)建立研究生入学申请制度。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制度包括考试、保送。这样制度的好处,可以避免太多的关系户,最大的坏处就是培养了很多的“考试型人才”。也让很多动手能力强、研究思维敏捷的人错失深造机会。我有一个同届同学,他是男同学中我难得佩服的一位,大学期间,只有他可以和女生一较高低。然而,在推荐考试的时候,发挥失败,居然数学没有及格。也因此,他错失了保送机会。看着他们班上一个个比他学习差很多的同学都保送了,而他自己还要考试,感觉面子上很是过不去。最后,也逃离科研了。现在我们研究生入学全自费了,也因此,是时候实行研究生入学申请制度了。申请制度的好处:导师提供岗位,有甄别学生潜力的权利。学生在入学前就可以确认自己今后几年的奖学金情况。
(4)建立学分互认制度。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属于“模铸”型,同一届录取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培养。这样做的最大坏处就是不能够按照个人特长开展学习。同时,有些选秀专业课程,本校选择的人员较少,资源极大浪费。如果将来有一天,沈阳大学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到东北大学的部分学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5)全面减少各种教授头衔。目前,我国教授的头衔太多,可能花一个小时,都不能够全部列举出来。对于这种乱局,我国有必要进行合理整顿。的确,资源极大的浪费。某些人,同时获得学校、城市、省教育厅、教育部、人事部等多个地方的支持。如果合理减少一些教授头衔,将有利于大家心平气和地多做研究。
(6)全面提高科研项目的人员费。在前些年,基金主要资助科学研究,经费被限定到材料等里面,里面人员非太少。很多教师招收博士后,都要从他们的横向课题支出。对于前些年的做法,我还是赞成的,国内的基础建设相对差一点,设备等均需要购买。然而,今天我国大学的设备已经在国际上属于“领先”了。因此,也是时候试点提高科研经费中的“人员费”了。科学研究,靠的不只是设备,主要还是那些有思想的人才。
……
先写六条,以后接着再写,祝大家新年六六大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