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学者加入新团队,没事做怎么办?
喻海良,2012-05-22
今天,唐常杰博主写了一篇“到了新团队,没有事情做才是最难最难的--兼毕业生赠言”的博文。里面给出了几个分内事和分外事,告诉青年学者加入团队后怎样融入团队。里面讲的很多都是“眼力见”的事情。个人也觉得,年轻人,多干点活没有什么。但是,一定要看主要是干什么活,干活后,对自己成长有没有意义。
倒茶、拖地有没有意义?当然有一定的意义。同事看了,觉得这孩子肯干;领导看了,也觉得这孩子踏实。似乎能够形成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很好的口碑。但是,干这样的事情久了,它可能就会成为你每天的“必修课”。试想,如果你连续干了两个月,突然有一天不干了,周围的人肯定会认为是你生病了,如果没有生病,那就是你懒惰了,变得不好了,即使你不干本来就没有错。因此,个人觉得,融入团队,并不是一味地去巴结别人、干些苦力活。我在澳洲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没有扫过一次办公室,没有擦过一次玻璃。因为,这些都是保洁员的工作,如果脏了,和他们说一声就可以,活干的比我强N倍。至于报销,这样的事情,应该属于团队里面的办公室人员干的,他们熟悉每一个流程,或许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何必浪费你一个小时呢?所以,个人觉得,这些事情都无足轻重,干与不干无所谓。只有傻子领导才会盯着你干这些和“学术”搭不上半点边的事情。
现在,要说说年轻学者加入新团队后,“领导”不安排事情怎么办?是不是如唐老师所说的,没有事情做更难受呢?我个人觉得看人,如果是一个求进取的人,不可能让自己闲着。在我所了解的几个教授,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是很忙,但是,过了几年,都过得不错。这里,我说说,如果真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可以去尝试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1)写基金、项目申请书。很多人都抱怨基金难申请,成功率低。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在基金方面花的时间太少,创新点总结不到位,修改次数不够多,向能人请教不够深入。以自然基金为例,通常是3月份成稿,很多人都是在1月份才准备。个人觉得,这种临时突击下写的项目,如果成功了,只能算是运气太好了,或者能力太强。相反,如果没有事情可以做,何不天天琢磨写点什么呢?每个礼拜修改一次,至少提交的时候,不会再让人说这人“文字能力太差”吧。今年我就看到一份这样的申请书,看了两页,文字表达太差,感觉课题创新性总结也不到位,直接拒绝于此资助。
(2)写书。博士论文,其实就像是一本专著一样,只是字数不够,而且不够全面。如果没有事情做,为何不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再深入搜括整理一些材料,让其像一本专著一样找个出版社出版呢?实在不行,以编著出版也行。因此,为了写好这本书,上图书馆、资料室等地方,有的是事情可以做。如果花的功夫深,或许你的第一本成名著作就在此时完成。
(3)和博士导师课题组联系,继续参与部分科研工作。通常情况下,博士生导师对于自己培养的博士生,都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有课题上的需求,他们基本上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因此,如果没有事情可做,完全可以在博士工作的基础上,接着再做一些深入的工作。如果深入进去了,何愁没有论文发表。前些天,我一直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培训,里面就特别指出不要轻易断了自己不多的“关系网”。
(4)想方设法做些自己设想的实验或者模拟工作。很多情况,国内的学生都是被人安排习惯了,很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句话,就是缺少主见。当自己走出学生生涯,应该逐渐学会有自己的想法。此时,如果有了想法,为何不厚着脸皮,利用别人的设备去做一些工作呢?即使不行,用计算机模拟也行呀。
(5)看文献、看科研博客。科研文献,我认为如果一个礼拜不看,可能就要落后。科研博客,如果一个月不关注,就可能成为“书呆子”、与世隔绝。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圣贤事”。读文献是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强更前沿;读科研博客是让自己了解国家科研政策对自己科研、生活的影响、学习他们优秀方法以弥补自身不足。
(6)学习新软件、方法……
真正的“人才”是不可能完全听从别人的吩咐。作为一个学者,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建立自己独立的学术地位。否则,谁也不会尊重你,甚至漠视你。至少,我不会觉得,帮人做一些家务活就能成才……
或许被“孤立”才能够真正地走向“独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