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灵感“实践”不能太等待
喻海良,于北京医院住院部(2)
科学研究,最要要的是创意。好的创意,有时来自一时的灵感,而这个灵感也就意味着一个好的成果。然而,好的创意不容易,好的创意实施起来更不容易。
有一次,我看了一篇Science的论文后,马上出来一个灵感。当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觉,主要是思考如何实现这个灵感,也幻想可能会有什么重大发现。就这样,连将来写什么样的论文,投什么样的刊物,我都有了好的构思。第二天,我将这个想法与课题组老师商量,他也认为我的创意不错。并安排学生帮助完成这个实验。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几个材料。学生首先联系了相关科室,说是现在管理的人员不在,需要等待。过了一个礼拜,联系他们还是说需要等待。就这样,耽搁了好几个礼拜。而此时,赶上中国新年,学生要回家过年。一拖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回校后,学生要忙自己博士论文,同时,他本来就对我的想法不感兴趣,就一拖再拖,同时,我自己对这个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减。这个好的创意就这样被扼杀了很长时间。直到,这次回国检查身体,和我博士生导师讨论后,在他的课题组初步实践了这个方案。
我个人认为,非常规成果很多来自一时好的灵感。当灵感产生后,应该立马设计实现该灵感的方案。如果实验室条件许可,马上进行实验研究,再接着应该马上进行检测。如果一切都很顺利,即使此次实践发现结果没有想象的好,也能够总结经验,思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没能考虑到的问题。相反,如果机遇好,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发现。此时,应该对比分析常规实验和该实验的本质差别,差别带来的作用。或许,这成为几年里难得的一个好成果。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够很好地带动自己的科研兴趣与积极性。也因此,能够出更多成果。相反,如果出现一个好的灵感,也立马设计了相关实验方案,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快速实验该方案,很有可能会很大的打击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与科研兴趣。如上所述,我很好的一个想法,由于参与者的一拖再拖,让我自己也无心再去实践。我曾记得某博士研究生在进入一个课题组时,他希望利用那里的条件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然而,到了那里之后,发现缺少很多必需品。从此,他的研究兴趣大为降低,后来也就得过且过,通过熬时间,实现博士毕业。
在实践科研灵感过程中,需要考虑几个方面。首先,挑选参与人员。看他们是否也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如果他们不太感兴趣,就不会积极的对待这个实验。从而,指不定,在某一项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相反,如果参与人员对这个实验也同样十分感兴趣,那么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帮助你实现里面的每一个环节。第二,对实验方案形成文字描述。我认为,我当初的实验方案没能实现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将实验方案形成很好的文字,这样可以让参与人员有对实验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或许也能够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内容,从而给予认真对待。第三,实验条件。好的灵感,有些时候需要一些极端的实验条件。这个时候,就需要认真考虑实验室里面存在的工作条件。如果本课题组不能实现,建与相关能完成该实验的单位联系,这样可以借鸡下蛋。我也是没有办法,最后还必须在我博士导师的课题组完成该想法。
当今科研,只认成果第一,不认成果第二。在出现好的灵感和创意面前,一方面需要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创意,另一方面也需要很快地完成这些创意,而不能一拖再拖。记得一个师妹曾经有一系列好的想法,在进行完第一个后,马上在某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此时,另外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还特意给她写信咨询相关实验方案。然而,此后,由于课题组设备损坏,直到大半年后才再去做原来设计的方案。也在此时,她惊讶地发现当初写信询问的课题组已经把相关成果发表在多个国际期刊上。
****由于住院部不能上网,所以写了好几篇,今天找医生上网,同时发表了。见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