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父亲种地的变化
喻海良,2012/3/4
在北京逛庙会的时候,听到一句商人的顺口溜,“科学家不种地,关起门来搞科技……”。当时觉得很好玩。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人们把“不种地”当成一种光荣了(我父母送我读书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想让我和他们一样种地)。
今天依照习惯,给在老家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种地。说是今年雨水多,家里面的“种谷”还没有放到地里,可能今年又是一个收成低的年份。另外,加上前两天看了袁隆平的报告,说农民种一亩地的收入才7.5元。因此,下决心写写这些年父亲在家种地的变化。
自我出生开始,家乡的土地政策就是按人头到家中。我们村由于人口比较密集,分到每一个人身上也就0.9亩地。当时,虽然按照要求,一半以上的粮食被低价卖给国家(国家粮),但由于种子都是自家留、肥料也就是自家养猪的农肥,家乡洪涝和干旱都比较远离,一年下来,家家都有余粮,至少能够自给自足。当然,当时采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方法:牛耕地、农家肥、弯腰种地、背挑谷子。对于父母而言,非常的累。
到了80年代中期,村里面有人买来了拖拉机,这个的确是好帮手,不需要自己再一担一担的挑了。此时,也有一些人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但我家还是非常保守,一半地种植杂交水稻,这东西产量高,送国家粮适合。像老祖宗一代一代留下来的“余植”等品种,则是自己留着吃。利用爸妈的话,就是这水稻产量低,送国家粮不合适。当然,这些新兴装备也逐渐增加农民的额外支出。
到了90年代初期,我老家一带又开始了新种植方法的尝试,名叫旱秧。听说采用这种方式种植水稻产量高。父母胆量还是比较小,还是一半一半的种植。一年下来,产量到是上升了几十斤每亩,但,父母的劳动付出则是多了很多。这种方式种植水稻没两年,就没有人再采用了。
9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了中长期土地改革,就是30年土地不变更。这个对于老人多的家庭来说是好是,因为即使老人过世,他的土地仍旧归这一家人。当然,对于生女孩子的家庭也是一样,即使她嫁人了,她的土地依旧归她父母。但是,对于我家有两个男孩子的就不那么合适了。即使将来娶妻生子,都只能拥有自己的那一份地。生完孩子后,相当于每个人0.3亩地了。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国家政策,并没有偏袒某一家,因此,我们家分了3.6亩地。
90年代末,农村的变化就大了很多了。当时,我还在地里干过一些活。耕地的,不再是牛,而是耕地机;种水稻的方式也不再是插秧,而是抛秧;公路也基本上都修到地附近了。相对而言,大家轻松了很多。同时,大家基本上都不再采用自家的农家肥(又脏又臭),而是采用化肥。各种化肥都有,我知道的有钾肥、磷肥、尿素等等。大家都感觉生活轻松了。但,很多人也开始讨论,种地的开销似乎越来越大了。
过了2000年,忘了是哪一年,有一次给我妈打电话,说是国家实行新政策了,种地不用再交国家粮,同时,国家还有一定的财政补贴。说良心话,这么多年,也就这一个政策真正地帮助到了农民。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民在其它方面的开支也越来越大。首先,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第二,化肥和种子被垄断中,只见年年涨价,没见年年减价。我认为,什么时候,国家能做到免费提供粮种和化肥,又是一个真正的给农民朋友减负的具体措施。因为,粮食增收或者减产,对于一家老百姓而言,差别并不大。因为,即使在80年代初期,我家水稻产量也能达到700斤每亩。这完全满足我家的生活口粮。现在,科技水稻使每亩水稻产量达到900公斤每亩。对于一个只有3.6亩地的人家而言,刨去种子费用、化肥、农业机械等费用,还是所剩无几。可能也就是袁隆平说的7.5元每亩。另外,农村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年轻人不爱种地,也不会种地。不知道将来,等我父亲这一辈人都走了,又是谁来“养活”这些“逃离”种地的我们。
值得一提的是父亲生活这些年的变化。80年代,就有了电视、电风扇,90年代初,就盖上了楼房。但是,20年过去了,除去我个人的变化,在家务农的父亲基本上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相反,念叨没钱没钱的时间越来越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