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第一次看到工资的时候,我惊呆了 精选

已有 29261 次阅读 2016-12-13 09: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第一次看到工资的时候,我惊呆了

喻海良,字之亮,2016-12-13

移动端授权发布的微信号:LetPub论文编辑科学网

回国马上一个月了,前几天有好几个朋友让我写写回国入职的感受。说实话,五味杂陈,昨天第一次看到自己工资的时候,笑了。马上回想起当年在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和卧龙岗大学第一次拿到工资的心情。

20064月,我正式入职工作,随后拿到了第一次工资。说实话,当时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当时,我的研究生同学们都还在拿着国家和实验室的助研补贴,当时国家给博士生的助研补贴好像是500元一个月,实验室给博士生的补贴好像是按年头来的,第一年300元,第二年400元,第三年500元。就沈阳的物价而言,这些钱还是足以维持生计的。而我的同学们都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已经成为实验室的一名教师,待遇比博士生助研费那是高了很多,印象中每一个月的税后收入应该是超过3000元的,加上实验室课题组给的教师津贴,一个月加起来还真不错。当时,沈阳的房子,价格大约是2000元一平米,一个月就能买好几平米的房子。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穷小伙,那一份喜悦是别人无法体会的。记得拿到工资的第一时刻,就是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我从电话里面也能够感觉母亲的高兴,她当时一个劲地说要听领导的话,踏实工作,多做贡献。然后,不停地叮嘱,挣了工资,穿上面不要太讲究,但是吃方面要注意营养。想到这,我母亲一定不会知道,他儿子现在正在为过胖而发愁。

20099月,我停薪留职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说起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待遇,当年真是不高呀,学校给的待遇是3700元每月,然后,还需要扣掉不少。当然,和里面合作老师事先已经定好,他补贴一部分,让我的税后收入超过5000元每月。去清华大学,确实不曾想过要多挣一些钱,而只是希望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完完全全当是给自己人生投资。所以,第一次看到自己待遇的时候,没有失落,当然也没有高兴。

20116月,我前往卧龙岗大学工作,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工资的时候,我惊呆了。我与卧龙岗大学人事处于201012月签订工作合同,当时是从Level BStep 1开始,根据2010年当时这个级别的人员的待遇,是$7.4万每年。然而,我刚刚到卧龙岗大学工作的时候,学校刚好进行了两个较大的调整。第一个调整,原来学校工资级别,Level B一共有6个级别,现在他们把6个级别减少到5个级别,而修改方案就是直接把Level BStep 1Step 2合并,统一为新的Level BStep 1,而工资是上升到Step 2。第二个调整为,澳大利亚工资系统的统一上涨。在澳大利亚大学,工资完全是透明的,而且,每年涨多少也是透明的(每年两次涨薪,年增幅约5%)。通过学校网站,我当年实际的收入是远远超过合同的收入,年薪超过$8.4万。考虑到当时的澳币汇率,超过7.0,心里那个高兴,是发自内在的。现在,回想起卧龙岗大学的薪资制度,我个人觉得他们的做法是非常科学的。虽然我与他们工作合同上同时给出了级别和年薪,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每一个人的年薪其实是逐渐增加的。另外,学校突然将Step 1Step 2进行了合并,无疑会让那些处于Step 1的人无缘无故升了一级,但是,这种升级属于制度上的升级,而待遇上讲,就高不就低,也因此,直接让这一部分受益。我刚到卧龙岗大学工作的时候,由于学校给予的待遇远超过我心里的期望值,也因此,工作的劲头更大,产生的成绩更加明显,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结果。

  现在国内高校,人员引进是很多的,而政策上的变动也是很大的。个人认为,我在卧龙岗大学工作的第一年待遇变更,或许也值得国内高校学习。确实,双赢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020379.html

上一篇:我一年半读研奋斗史
下一篇:难道因CiteScore,路透社赶紧把SCI和JCR卖了?
收藏 IP: 110.53.160.*| 热度|

34 李颖业 饶东海 史晓雷 刘建栋 何联毅 岳雷 王立新 张卫 杨金波 俞立平 杨顺楷 蒋永华 谢张迪 黄永义 徐树良 李得建 杨正瓴 陈苏华 蔡小宁 张梦 李土荣 杨绪洪 韦玉程 武夷山 彭真明 王振涛 biofans xlsd jinchengfeiwu aliala haipengzhangdr qzw ericmapes sunweiweide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