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中医理论的疾病分类

已有 6380 次阅读 2012-4-25 14:57 |个人分类:教育与思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医, 疾病, 热、痹、痿、积

中医理论的疾病分类

我为什么这么幸苦要把中医理论的精髓介绍给大家,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知识分子能够自我诊断疾病,自我调理身体不适。因为我看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对于中医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我并不关心,我只认为这个理论很实用,很容易理解,也很系统。当然,我也认为它是科学的,因为根据层次理论(Pattee Simon 等人从系统论、数学和哲学等角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并发展了层次理论。后来在管理科学、社会科学和生态学等方面都获

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医只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解释人的各种现象和疾病,而且中医把疾病的病因和转化分析地十分透彻,这些远比西医高明。

顺便告诉诸位:中医对于治疗亚健康状态很有用,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很有用,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很有用,对于治疗心理疾病也有用。

这次讲解一下中医对于疾病的分类,不可能全讲,中医所记载的病症多达350多种,但是几种常见疾病的分类很是独特,而且很实用,所以介绍一下。

中医分类的几种常见疾病是:1,热病;2,风病;3,咳病;4,痛病;5,痹病;6,痿病;7,积病;8,水肿。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些病类。

1,热病。热病就是伤寒病,实际上是感应外邪所得的发烧害冷疾病的总称,多数是现在所说的各种感冒,但是肺炎、咽炎一类也可以归结为热病。热病有经脉热病,脏腑热病和外邪热病,治疗方法总的是“各通经脉,发汗宣泄”。例如太阳经脉热病,用麻黄汤和杏苏散;阳明经脉热用柴葛解肌汤;少阳经脉热病用小柴胡汤;太阴经脉热病用小承气汤;少阴经脉热病黄连阿胶汤;厥阴经脉热病用针刺或者四逆散。现代医学已经认识清楚,凡是发热的疾病多数是发炎,所以用消炎药,用抗生素更加有效。但是这个不是中医热病的全部,例如热厥、昏厥、诳语、风热,热伤胃胃寒等病,西医就没有办法,但是中医依然有药可治。火热疾病有九种表现机理:“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中医认为,发热病的时候应该以养护肠胃为要务,否则病更重,难治愈。热病完了,容易得寒病,寒病的表现就是全身冰冷,没有食欲,不思饮水食物,最后变为痿症。最后给读者提醒一点:不知原因的发热绝对是有异常疾病,请及早诊断;长期发热是有慢性怪病,请及早诊断。

2,风病。风病为百病之长,凡百病皆出于风,风性主动。例如精神病为风病,易哭,易笑,易怒,易惊,易怕,易说,易打骂人等具为风病。风病有九种亚类:肝风、肺风、心风、脾风、肾风、胃风、肠风、头风、脑风、目风。主要症状是:多汗,怕风,情绪多变,时冷时热,疼痛,眩晕,小便大便紧急,肛门不固,睡觉不实,精神衰弱,失眠多梦,健忘失忆,头重脚轻,身子沉重等,具为风病。风病的治疗应该对症下药,不同风病用不同药方,否则加重。另外,风运行于体内各处,所以风病多变,容易引发其它疾病。风病应该尽早治疗,而且防治兼顾。例如,肝风用甘麦大枣汤加桑叶荆芥白芍,肺风用玉屏风散加杏仁桑叶,心风用清心安神药,脾风用藿香正气丸,肾风用越婢汤,胃风用理中汤加防风白芍,肠风宜疏风止泄,用固肠止泻丸,加地榆防风黄芩,当然一般止泻用杀菌药,头风脑风目风都以温肾暄汗怯风为法。

3,咳病。“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②,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③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所以,肺咳用麻黄汤,心咳,用桔梗汤,肝咳用小柴胡汤,脾咳用升麻汤,肾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平常应该用补中益气汤。补充说明:笔者发现但凡肺脏和肾脏不会轻易生病,但是肺脏和肾脏一旦生病都是不能治愈的绝症,所以,请读者重视咳病。

5,痹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是气血凝滞,经脉闭塞不通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是关节酸痛,身体烦疼,项背拘急,或痛或重,举动艰难,及手足冷痹,腰腿沉重,筋脉无力,神经麻木,神经末梢丧失功能,,精神萎靡,肢体沉重,意识模糊,嗜睡不醒,脏腑功能障碍失调,气血凝滞不畅,感觉麻木,不知饥饿,不思饮食,口吐黄疸,心闷气短,局部疼痛,欲望衰竭等。具体可以分为:风痹,寒痹和湿痹,五脏痹,六腑痹,筋痹、骨痹、肉痹,平滑肌痹症等。笔者认为痹症是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所以对于壮年人中年人身体由强壮转向衰弱的人尤其容易发生,青年人功能强大,气血旺盛,不容易得痹症,所以痹症不是外邪病而是内邪病,但是外邪会导致痹症,例如睡在潮湿冰冷的地上,睡觉长期不盖被子都会得痹症。“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一般情况,痹症不是致命的疾病,但是,从因果上讲,痹症是产生绝症的必由之路,必须的中间环节。所以,痹症不得不察,不得不知,不得不治疗。中医治疗一般可以采用针灸刮痧,火粹热熨之法,也可以用药剂,例如蠲(juān,快速除去)痹汤 ,乌头汤,甘草附子汤,苓桂术甘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肝痹散,肺痹汤等。

6,痿病。常见的痿病就是阳痿,表现为阳具不能起搏,那是男人的一种耻辱病,但是阳痿只是痿症的一种表现。痿病痿症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农村人也叫懒病,是一种痹症发生以后的顺延因果疾病。发生痿缩的原因有:1,五脏气热致痿,五脏气热,则热邪伤津耗液,不能营养皮、肉、筋、脉、骨,而形成五体痿;2,肺热叶焦致痿,肺热津伤,津液不布 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以润泽五脏,遂致四肢筋脉失养,瘦弱不用。肺气热所致的皮痿,有皮肤收缩,干枯无泽表现;心气热所致的脉痿,表现为关节不能提举,不能站立负载身体;肝气热所致的筋痿,表现为关节弛缓挛缩,以及男子滑精、女子带下等症状;脾气热所致的肉痿,可见口渴、肌肉不仁;肾气热所致的骨痿,则表现为腰脊不举、足不任身。3,脾胃气虚致痿脾: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儒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肢体痿弱不用。4,肝肾亏虚致痿、髓枯筋痿 素来肾虚,或因房色太过,乘醉入房,精损难复,或因劳役太过,罢极本伤,明精亏损,导致肾中水亏火旺,筋脉失其营养,而成痿病。5,湿邪浸淫致痿: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久处湿地,或冒雨露,浸淫经脉,使营卫运行受阻,郁遏生热,久则气血运行不利,筋脉肌肉失却濡养而弛纵不收,成为痿病。6,暴力损伤筋脉致痿。中医所论述的痿症,在临床上相当于现代西医所论述的肌肉疾病,包括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周期性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代谢性疾病、甲亢性疾病、强直性疾病等等,现代医学中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椎体滑脱症、脊柱椎管占位及脊椎外伤等脊髓、硬膜及神经根受压和损伤的疾病均可以归为痿症。痿症临床表现有:肺热津伤,发热,热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咽干咳呛少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湿热浸淫:四肢感觉异常,继而手足无力,大多见于下肢,肢体困重麻木,胸脘痞闷,大便粘浊,小便赤涩,舌黄厚腻,脉滑数而濡。脾胃气虚:四肢软弱无力,渐致缓纵不收,肌肉枯萎,瘦削伴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面目虚浮无华,舌淡胖,脉沉细或沉弱。肝肾亏损: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或感觉消失,渐致下肢痿废不用,腰脊痠软,头晕耳鸣,遗精滑泄,或月经不调,舌谈红少苔,脉沉细数。淤血阻滞: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筋脉抽掣,甚者萎枯不用,舌紫唇青,或舌见瘀斑,四肢脉络青涩,脉涩滞。痿病的分类主要有:痿躄(bi,脚瘫痪)、筋痿、脉痿、骨痿、肉痿、湿热痿、脾胃虚弱痿、肝肾亏损痿等。痿病的原因是“痿则机关不利,筋骨不和,皆由阳明不能濡润,所以治痿独取阳明也。”对于痿症的治疗:补益阳明之气,补养阳明之血,滋补阳明之阴。肺热津伤证用清燥救肺汤,湿热浸淫证用加味二妙散,脾胃虚弱证用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肝肾亏损证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滋阴补肾,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脉络瘀阻证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广虫丸。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知识分子的痿症尤为常见,心勤而身懒者不计其数,所以要特别注意。就是知识分子常见的帕金森综合症也是痿症之一。

7,积病,就是腹内有积块,或痛或胀的一类疾病。中医把此类病又分为三类:第一曰瘕(jia,肚子结块),有水瘕,石瘕和血瘕,例如胆结石,肾结石,尿道结石一类;其二为积类病,其三为“瘤”类病。现今临床上所谓的癌症,多是积病。中医认为:寒凝、气滞、血瘀、津液凝涩、邪毒淤积是积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适当的宣泄,风热和保持欢乐心态是此类疾病的克星,比如抑郁症是积病的先兆。现代西医认为长期的炎症是癌症的主要诱变因素,而寒凝、气滞、血瘀、津液凝涩、邪毒淤积都会导致炎症,另外注意人体内酸碱平衡,电荷平衡,电解质平衡等也是防止此类疾病的好办法。

以上,讲了六类中医分类的疾病。这些疾病非常常见,而且互为因果。例如,痹症就是风病之后发生的一类疾病,风病多见于年轻人,但是痹症多见于风过后的中年人;积病也是在壮年人中频繁发生,主要因为积病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营养不良,过渡劳累则容易生痿病,所以痿病也常见于壮老年人。

我很佩服中医,原因之一就是这种系统的综合的分类方法。这个分类是西医还没有言明的,也是西医的一个弱项,这种方法给疾病的治疗也归了类,给明了方法和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563456.html

上一篇:中医理论的生命节律
下一篇:人体的层状结构
收藏 IP: 124.115.214.*| 热度|

4 赵建民 肖赛君 MassSpec1688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