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鸡的生物学特性对大规模养殖的影响

已有 6143 次阅读 2011-7-25 12:05 |个人分类:农林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养鸡, 生物学特性

鸡的生物学特性对大规模养殖的影响

鸡肉好吃,鸡蛋好吃,但是鸡群的确难养。我们发现鸡的生物学对于鸡的饲养有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大批死亡。但是在多数养鸡书上,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提到,我不仅为我们的专家们扼腕叹息!鸡的生物学特性对大规模养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 鸡是高温动物

鸡的祖先可能源自于热带,鸡对热的灵敏程度很低,对于热的忍耐程度也很高,但是对于冷和凉风非常敏感,温度低或者冷风吹都会引起鸡生病。鸡的平均体温为41.5(40.9~41.9),高于任何其他家畜。所以,在大规模养鸡中,温度保护措施是最为重要的。

许多养鸡场的通常做法是把小鸡养在密闭的房子中,增加适当的通风设备。但是这样以来鸡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身不能得到充分的维生素AD,鸡很容易得软骨病,也容易在高温下出现蛋白质缺乏症状,引起严重的啄羽、啄肛、啄肉等啄癖。另外,鸡一旦得病,会出现大规模的成群死亡。所以,鸡的养殖实际上就是环境的协调过程。

笔者今年饲养了200雏鸡,作为试验。我们发现,既要使小鸡通风好,又要使小鸡保温,应该设计一种“大环境和小环境结合”的鸡舍建筑。具体讲,就是在楼板和砖砌成的大鸡舍中分隔出许多小隔断,每隔隔断都用不透风的木头或者砖砌成,面积大概1.5平方,小隔断的目的就是避风,不让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鸡扎堆的时候也不会挤死。

鸡是高温动物还意味着另外一件事情:鸡特别好吃,养鸡特别浪费饲料。根据观察同样重量的鸡和同样重量的猪比较,猪要节省很多粮食。而鸡要多吃掉很多粮食。过去每家农户养一两只鸡,鸡主要依靠自己在野地里采食生活,所以对粮食成本没有在意,现在则不同了,必须对粮食成本进行跟踪计算。

按理说,鸡肉营养好,饲养成本高,疫病多,鸡肉价钱应该较好,但是鸡肉价钱一直低于猪肉。也许是因为鸡肉价钱倒挂吧,最近几年养鸡户大量减少,市场上鸡肉难求的情况比较突出。

2,我个人认为从进化史上说,鸡是介于恒温和变温动物之间的一种动物。

鸡的祖先可能是恐龙,尽管恐龙是恒温动物,但是鸡身上表现出许多变温动物的特性。例如,鸡对于温度很敏感,太热要脱毛,要中暑,太冷要长羽毛,要换羽。小鸡的需求温度在35度左右,到了两个月还需要30度左右。更要命的是鸡在生病的时候要么体温很高,要么鸡温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低到和冷水一样,整个身体没有温度但是鸡还活着。这种情况我已经见过多次。这时候还需要给鸡盖上保暖。鸡没有自我恒定保温的机制吗?没有,鸡的皮下没有脂肪层,鸡的汗腺很不发达,不象哺乳动物皮下有很厚的脂肪层可以保持体温恒定。

所以,鸡容易得许多怪病。要让鸡不得怪病,重要一点就是必须从鸡自身的免疫能力上下手。一方面要打防疫针进行防疫,另一方面应该增加鸡的活动量,让鸡通过运动调节身体各个器官和机能,提高自身免疫力。三一方面主要是保持鸡舍干燥卫生通风。

由于鸡的这些特点,鸡在北方寒温带和寒带饲养有一定的技术困难。首先,我认为雏鸡、小鸡和成年鸡应该在不同的鸡舍中喂养。雏鸡要求温度高、通风差、光照时间长、同时雏鸡的营养和成年鸡不同,雏鸡体积小,所以雏鸡应该在室内封闭饲养,供热措施要好。一月以后的小鸡体积已经较大,自身发热能力增强,可以适当分栏进行笼养,一般人都是用三角铁焊接的阁楼式饲养架,宽度大约1.2米,长度3米,并列放置,间隔1.5米。这样做的结果是鸡自身热量供给整个鸡舍,只要稍许加热即可满足需要。第三阶段就是鸡在10周玲以后可以放到普通鸡舍中饲养,饲养鸡舍和外界活动场相通,每天放养,以增强免疫能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农村进行较大规模的鸡饲养,必须准备以上三种养鸡设施,循环使用。

3,小鸡扎堆现象不容忽视

我个人认为,小鸡扎堆不仅是对逆环境的应激,而且是一种生物特性。在我放养的200多只鸡中,开始每天有24只被挤死。挤死的不仅有弱小鸡,而且有强壮鸡,令人非常心痛。

后来我发现鸡扎堆挤死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温度有些低。28度对于人来说是高温了,但是对于鸡,特别是只有7周龄的鸡来说是低温,鸡正是通过拥挤来保温,由于有些鸡被挤到了中间,被其它鸡压到了身下,就被压死了。第二是冷风吹拂。夏季应该温度很高了,但是依然有扎堆挤死的小鸡,这又是为什么?调查发现是半夜冷风比较强烈。由于鸡的体积小,表面积相对很大,全身散热迅速,所以冷风吹拂也会引起扎堆现象严重,所以对于小鸡来说必须有个“避风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散热速度慢,保温效果好,又保持新鲜空气,这样小鸡扎堆现象才会少。

另外,我们还发现,小鸡扎堆是鸡的一种生物学特性。鸡被挤到中间,甚至被压倒了,压到了身体下,但是小鸡并不反抗,也不鸣叫。而且,在温度较高,通风不好的情况下也有鸡扎堆现象发生(尽管这时候挤死现象已经很少)。所以,我认为这是鸡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生物学特性。要彻底根除这种特性,不使它产生大批死亡的经济损失,必须用小隔断来分开。事实证明用小隔断分开的鸡挤死现象基本没有,而且鸡的忍耐高温和低温,忍耐外界风雨的能力反而比较强。

鸡的疾病往往发生在,通风不好不坏,温度忽高忽低,但是鸡的免疫能力没有全面自我激发的时候。我们观察,散养鸡在露天照样良好过夜,在大雨淋湿的情况下照样不生病。所以激发鸡自身的免疫能力应该是养鸡,尤其是饲养高品质、好口味鸡的一个重要工作。

4,鸡对陌生环境的应激性很强。

鸡群在转场、遇到陌生人、天敌等的时候会出现很强的应激反应。我在买鸡的时候被卖者告知鸡有很强的应激性,应该在夜间运输。结果在拉回来的第二天还是出现了剧烈的应激反应,让我措手不及。

这些应激反应表现在:第一、惊吓。小鸡们见了我又惊吓又奔跳又逃跑又乱飞,显得十分紧张。由于惊吓有猝死现象发生。最为主要的是因为惊吓,使得鸡的免疫能力急剧下降。第二出现疾病:出现大量羽毛不整、精神萎靡、呆立不动的鸡。第三行为异常。出现了大量啄羽、啄肛的鸡,把屁股啄得鲜血横流,但是被啄的鸡不躲不闪,而且自己有时候也把自己啄两下(当然,啄癖也是因为缺乏食盐和维生素C造成),而维生素C缺乏却往往是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

我拉来鸡的第二天下午出现大量有啄癖的鸡,我赶紧查书,找到答案是要添加维生素C和食盐,,所以我赶紧采取措施,添加维生素C和食盐,还添加了微量元素到了第三天,啄癖基本消失。有几个因为啄癖而死的,有两个把肠子也啄出来了。

鸡有很强的应激性,但是一旦应激性消失,鸡却是最不听话的动物。散养鸡总是在主人吃饭的时候围过来,鸡总是在主人舔食的时候轰不走,鸡见了主人的车子也不躲不闪。很有意思。有些成年公鸡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富有攻击性,这种攻击性正是鸡免疫能力强,适应能力好的一种表现。当然,是和惊恐相反的另外一种应激性。

正是因为鸡的应激性很强,一般养鸡场谢绝别人参观,但是鸡也有个适应性。它其实也能够很快适应陌生人。我以为完全封闭饲养没有必要。散养鸡一般就在村子的各个角落,见了人一般也不躲闪,就是它适应的结果。

5,鸡缺乏汗腺,容易中暑。

鸡缺乏汗腺,主要靠张口急促呼吸、张开和下垂两翅进行散热,以调节提问。在炎热高温季节,如果湿度又大,加上饮水不足,鸡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等极易发生此病。据测定,成年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20℃~25℃,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会引起鸡生理、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就会出现中暑现象,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可迅速导致中暑死亡。症状有:病鸡精神沉郁,两翅张开,食欲减退,张口喘气。呼吸急促,口渴,出现眩晕,不能站立,最后虚脱而死。病死鸡冠呈紫色,有的肛门凸出,口中带血。剖检可见心、肝、肺淤血,脑或颅腔内出血。 

所以,对成年鸡,其温度是以降温为主。尤其是炎热的夏天。让鸡多在户外通风地方,凉爽地方自由活动。 

6,鸡是偏向肉食性的杂食动物,鸡是长喙的,喜欢啄食,喜欢自由采食,喜欢刨食。

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略。鸡总是喜欢自己啄食一些小昆虫、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啄食一些小果子、草籽、叶子等。通过自由啄食它能够达到自身营养平衡,达到免疫力很强,达到身体协调生长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是在人工饲养状态下不能达到的。所以,鸡更加适合于野生放养。尤其是野鸡,在家养情况下往往容易“气死”。

7,鸡没有牙齿,味觉不发达,消化道短、饲料利用率低,粗纤维消化率低。

鸡对味道没有鉴别能力,所以在添加食盐和微量元素的时候不能过量,它自己感知不到,防止出现中毒。在嗉囊流入给药时,注意卫生,注意对微生物区的影响。

鸡代谢很快,但是肾小球结构却很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小,所以必须注意不要对过敏药物用量过度。例如金霉素、硫酸新霉素等。

8,鸡生长迅速,成熟期早

一般情况下,鸡在半年时间(22周龄)就进入成熟,一般肉鸡就可以出售,蛋鸡开始下蛋,下蛋期一年半时间。这里就出现一个严重问题。如果鸡出售完了却没有到孵化小鸡的季节怎么办?

按照肉鸡要求,一年大约生产肉鸡23批次,假如第一次孵化是在春季2月,那么第二次孵化恰恰在最炎热的7月。7月炎热无比,湿度很大,空气流通性差,孵化效果很难保障,孵化技术和春季也不相同,所以就很有难度,基本没有在夏季搞孵化的。否则就要停产,引起经济损失。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能是创造条件,夏季孵化。大型养鸡场的夏季孵化技术早就有了。小型养鸡场要在市场立足,又不被市场左右就要自己搞夏季孵化。一般我认为购买一次孵化500只鸡雏的小型孵化机来解决。自己琢磨一套夏季孵化和饲养技术!

9,鸡具有自然换羽的特性:

通常,当年鸡有4次不完全的换羽现象,1年以上的鸡每年秋冬换羽1次。鸡在换羽期间,多数停止产蛋,而且换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现在,蛋鸡一般在72周龄或76周龄即产蛋1年后淘汰,而且光照、温度、通风都人为控制在适合鸡生长生产的条件下,因而其产蛋性能受自然换羽的影响不大。对于产蛋1年以上的鸡,如想继续留用,可进行强制换羽,以提高鸡群的产蛋量。 

10,鸡对光照很敏感

鸡如果光照不足,很快就会得佝偻病和软骨病,还会出现严重的脱毛现象,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出现啄羽、偏食等症状。我曾经看见养鸡场笼养的大鸡刚从笼子出来站立不起来,然后几分钟后就倒地死亡。所以,鸡对光照有独特的爱好。鸡不怕干燥,就怕湿度大没光照的阴雨天。所以雏鸡要求照明时间是24小时不间断,两周龄小鸡光照在12小时以上,418周龄光照减到9小时,20周龄以上的鸡要求光照增加到13小时~16小时。

以上是鸡的生物学特性,我认为在养鸡的时候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因此成功。尽管我是一个失败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615-468228.html

上一篇:从渔猎时代到商贸时代人的体质变化
下一篇:鸡雏养殖规范
收藏 IP: 113.140.45.*| 热度|

1 王伟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