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解额济纳之渴

已有 4167 次阅读 2012-1-28 22:29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速公路, 绿洲, 海水淡化, 额济纳旗

在北京,地铁13号线出西二旗站往北可以看到一条新修的和地铁平行的高速公路,这是正在建设的京新高速(G7)。西夏被蒙古灭国之后,有一座西夏城市保留下来,作为北方丝绸之路的一座重要驿站。三百年前,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在一片生长着很多胡杨树的绿洲定居下来,把这里作为家园。

这三件事有什么联系呢?京新高速的路线为: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集宁)-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临河)-额济纳旗-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西夏灭国之后保留下来的城市叫做黑水城,其遗址就在今天额济纳绿洲的东南。土尔扈特人就居住在额济纳绿洲,直到今天。说到这里就很清楚了,这三件事都和额济纳绿洲有关。

仔细看京新高速的路线可以发现额济纳旗是一个不太一样的地方。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这几个地方之间的距离都不太远。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也比较靠近。但是从巴彦淖尔到哈密之间巨大的距离上只有额济纳旗一站。除此之外基本都是荒芜的沙漠和戈壁(见下面三幅图,图中“A”所示为额济纳旗)。如果把京新高速看成是新时代的北方丝绸之路,那么额济纳将和古代一样成为这条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驿站。

 

 



然而,拥有中国最美的胡杨林的额济纳绿洲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参考纪录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zNTYxOTky.html)。额济纳之所以成为绿洲,靠的是经由黑河流淌而来的祁连山雪水。古代,黑河水在额济纳汇成了著名的居延海。如今,居延海的面积相比古代已经小了很多,但是依靠不多的黑河水,胡杨林还在坚守着这片绿洲。然而,中游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使得不多的黑河水更少了。根据上述纪录片,黑河水的94%被用于中游地区的灌溉,张掖因此成为中国有名的粮仓。但是结果使得黑河断流,居延海干涸。记录片的拍摄时间是2005年,根据网上搜索的结果,在2006年之后,黑河流域采取了一些措施,节约了一些水,使得黑河水能流到额济纳,居延海也又有了些水。但是额济纳仍然是缺水的,如何才能解额济纳之渴呢?

曾经,额济纳也经历过干旱,那是被称为小冰期的寒冷时期,祁连山冰雪融化减少,黑河水量减少。而到了温暖时期,黑河水量又会恢复正常。而如今,黑河水量的减少是由于中游用水量增加。解决额济纳缺水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变中游农业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除此之外,有别的办法么?

水是不会凭空产生的,但凡缺水,只能从别的地方取水,比如,通常会开采地下水。实际上,地下水很多情况下也来源于别的地方。如果地下水开采速度快于从别的地方补充的速度,地下水也就不再是可靠的水源。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还有一个自然的来源——大气。雨水就是来自大气的水源。而像额济纳这样干燥而没有高山的地方,雨水是非常少的,同样不是可靠的水源。我们能像开采地下水那样“开采”大气中的水么?这是有可能的,但却是不一定的(参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305546 )。以环境温度300K为例,在空气湿度小于6.105/35.232×300/273=20%时是无法从空气中取水的,而在空气湿度50%的情况下,1度电可以制水11千克。相比地下水的补充,大气中水的补充可能也不是很有效的。

除了自然的水源,解决干旱的办法就是从别的流域调水了。不过就现在的情况看,没有什么流域是不缺水的。或许前段时间说的从渤海调水是个可行的路子,当然,海水淡化可能是个首要的问题。除此之外,数千公里管线的铺设也是浩大的工程。如果这些工程最终开展,那么京新高速将对其有关键性的影响。管线建设所需的材料、劳力的运输可能都将依赖于这条高速公路。如果海水淡化的成本最终降得很低,额济纳或许能喝上来自渤海的水。但是解近渴最好能不靠远水就不靠远水,最靠谱的看来还是在中游进行节水灌溉,用节约下来的水解额济纳绿洲之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532291.html

上一篇:对海水淡化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我们有多少水资源(四)空气抽水机
收藏 IP: 159.226.171.*| 热度|

7 李小文 张骥 陈学雷 徐耀 董全 白图格吉扎布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