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baol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baolian

博文

李庄,最美人间四月天

已有 7618 次阅读 2019-4-3 23:38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第一次听到李庄的名字,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主要是从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等先贤大儒故事中知道的,也多少知道一点出除了西南联大所在的昆明,李庄也是抗战期间的一个读书人的庇护所,一方能放下书桌的净土,传承了中国读书人血脉的桃源。

来到李庄,出于偶然。

工作之便,朋友执意带我去感受宜宾蜀南竹海,同时提出回程去李庄,朋友介绍说这是唯一带中国俩字的古镇——中国李庄!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故事传奇之所(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去竹海我是半推半就——怕给朋友添太多麻烦,但李庄我是心向往之、欣然前往的。

一下车,到了李庄,心潮澎湃,心里油然而生敬意!这是天下读书人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心灵朝圣之旅!

兵荒马乱的抗战时期,是李庄收留了大批中国读书种子!

傅斯年、李济、吴定良、董作宾、劳干、夏乃鼎、梁思成、林徽因、郭沫若、童第周、美国学者费正清、英国学者李约瑟……各个都是当年的时代精英也都与李庄不期而遇!

因为李庄,这些先贤得以把酒临江对月长歌,得以在长江岸边品茶论道,得以望着滚滚东流入海的长江激扬文字,得以感受花开四季绵绵丝雨,得以将中国文明之火生生不息传承下来而李庄,也因这些大儒,得以文化经济医疗迅速发展,得以蜚声海外名动江湖,地图上都查不到的地,据说在当时寄一封国际邮件到这儿,只需写上“中国李庄”四字即可准确无误地送达。

这就是文明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

沿着李庄的古街,到路口,便是当年同济大学工学院所在,在这里,同济大学经过数次辗转,最后来到了李庄,得以一直稳定发展到抗战胜利。同济大学当时一万余人,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等多个学院分别在李庄的庙宇、祠堂等处安顿并发展。





国破山河在,同济大学的广大师生,并未在一隅偏安,纷纷投笔从戎,上阵杀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读书人的榜样!!!



 ae662f8d04f53087ab31761713ff357.jpg

中央研究院也从北京迁来李庄,在李庄看考古学家们将来源于各地的珍贵文物在分类、研究、装箱外运至安全之所。李济也在这里写出《殷墟陶器》、《西阴村史前遗址》、《李济考古论文集》、以及英文著作《中国民族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

走在李庄古巷,心游极远之所,感受空灵悠远,追思浩气前贤。

e31770d16f07b816fea22b4bf833b90.jpg50348cec2317a9ee159e69ad0064d0e.jpg

李庄街巷,处处流露出超凡脱俗又反璞归真的风韵。

ca


作为建筑人,中国建筑营造社旧址是必须要去的,不来此,等于没来李庄。


一进门,是营造社菜园,左侧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像,前面地上摆着三束鲜花,据说是前天梁思成的孙子——梁鉴前来祭拜,快清明了!




走进院子里,是一排宿舍,比较简陋,一张床,一张桌而已,但这里面住的确是中国建筑界的顶级精英。



无疑,这里的主角便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李庄,当年被梁思成称为:“谁都难以到达的可诅咒的小镇。”从重庆坐船走,“上水三天,下水两天”,“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缩短船行时间或改善运输手段”。走陆路,当年林徽因带着母亲和孩子,坐敞蓬卡车,从昆明直坐到李庄,费时两个星期。直到胜利后,才回到北京,但几年后,林徽因香消玉殒,一直没能再回李庄感受烟雨江南。在这里,梁思成感喟于李庄的古建群落的完整和亭台高楼的精美,也使得他对中国古建的认识更上一个台阶。

在梁思成的视野里,李庄的建筑是乡村中国建筑的宿影。

807cfe0e88d4a7783326af63eed1a4b.jpg

在这里,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图录》,林徽因完成了《现代住宅设计参考》

在这里,林徽因写下了《你是人间四月天》。


凝望李庄,穿透时光,恍然昨日,岁月苍茫。

在这里,还要缅怀的是李庄的乡绅,盛邀同济,“同大迁川 李庄欢迎 一切需要 地方供给”。没有这些伟大的乡绅,就没有伟大的李庄,他们是:罗南陔、 张官周、杨君惠、宛玉亭、范伯楷、杨明武、邓云陔、张访琴、李清泉、罗伯希…..

李庄,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是一个能折射中国文化、涵养着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2260-1171334.html

上一篇:竹林深处
下一篇:写一篇文章,来感动自己
收藏 IP: 111.163.181.*| 热度|

14 朱晓刚 王从彦 尤明庆 刁承泰 孙颉 徐耀 张士宏 郭战胜 郑永军 李学宽 杨正瓴 王宏琳 黄仁勇 窦华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