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复观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包括建筑、雕刻、绘画,又称造型艺术。时间艺术有舞蹈、音乐、诗歌,又称为音律艺术。空间艺术偏于客观,而画表现"冷澈之美"。时间艺术偏于感观,诗表现"温柔之美"。
人类艺术史似乎有相似之处,如诗画相通。古希腊时代的西蒙尼底斯( Simonides )就曾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黑格尔也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
启功在《谈诗书画的关系》中认为,“诗与画是同胞兄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即是生活”。梁启超“拒绝平白无奇,将兴趣融入生活”。在古诗词中,平常生活在诗人眼中大多具有画的意境和光的色彩。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树的形态和托物言志赞美春的巧妙结合,力达形似和神似,成为不朽经典。
我国古代常在画的空白处题有诗词,诗画融合、形式与内容统一。称为世界艺术史上最独特的形式。
宋朝著名画家米芾著《画史》就有记载。唐朝流行以诗论画,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都有题画诗传世。据统计,李白题画诗六首。《杜工部集》中题画诗有十八首。杜甫《倦夜》对晚上景物观察入微: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唯有王维诗画兼工,诗与画融于一身。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有: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此处摩诘即王维。其《五律·使至塞上》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五律·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云: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五律·山居秋暝》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在《偶然作六首》中结尾有: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算是他对自己身世的总结。
《纯全集》盛赞他:"文章冠世,画绝古今"。
北宋时期,诗画一体已经盛行。北京博物馆藏北宋《听琴图》就有诗句:
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听琴图,北宋,赵佶(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又如,南宋马远的《松寿图》画上题:“道成不怕丹梯峻,髓宝常欺石榻寒,不恋世间名与贵,长生自得一元丹。” 在北宋时期,题画诗发展成为诗歌的一个类别,在诗歌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明代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把画和诗集于一体达到极致。沈周的《卧游图》册则把自己寄情山水游历的风景画出来,怡然心境。
秋柳鸣蝉
沈周
秋已及一月,残声绕细枝。
因声追尔质,郑重未忘诗。
日本学者宫崎法子认为2,许多中国画有画家自己题的诗,诗为画赋予了特定意义。对于国人来说,自然美若不配文字,语言是不完整的。“文字记录的语言一面包含了过去的遥远记忆,一面又在新的思考、诗文中重生,传递给下一代,无论过去几千年,依旧鲜活”。“在绘画领域,这些遥远的记忆也可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和造型,两者既不矛盾,也不对立”。然而,日本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绘画是纯粹的造型艺术,不该依附于文学。
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著名的《洛神赋图》。《洛神赋》有对洛河水神宓妃的描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洛神赋图》应该是由诗赋到画的代表杰作,演绎了曹植隐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打开了超越时空、古今对话、诗画相通的一扇大门。 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了
曹植还著有《画赞序》。这是中国画论史上首篇文章,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意义和地位,指出通过绘画艺术形象可引起观者产生感情共鸣。曹植的观察力表现是古来屈指可数的,比如对蝉习性环境的描写和其生命意义的礼赞,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蝉赋》曰:“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
董其昌曰:“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画的颜色从水墨色进化到宝石级,色相已达至臻。宝石级颜料绘制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则是我国画史上的巅峰之作。国画大多“以大观小”,不用透视,与西画的透视法完全不同。绘画材质也截然不同。因而,质地和感受也是天壤之别。国画细腻而意境深远。西画则粗糙而具象。
其实,随着时代发展,空间艺术还应该包括近代园林艺术、现代摄影艺术。特别是摄影艺术,其光影的表达已经突破了传统绘画材质及颜料的局限。光影随结构、时间、天空和流水的变幻会构成物理上的虚实转换,化实景为虚境,反映自我心灵。所以,艺术家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朱光潜则说:“艺术一方面是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人生隔着一层透视镜而出现的返照”。“诗的功用是把实用的理智“催眠”,引导我们到纯粹的意象世界里去”。
另外,摄影器材和技术的发展,画面层次、对比度、饱和度等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当今摄影艺术的这些发展可促进诗词美学的进步。
借古鉴今,古时诗中的画意可成为摄影图片的元素或养料。在摄影中加入绘画元素,而在绘画中亦可加入摄影元素。光影入画,禅心入画,诗心入镜,从而使摄影画面更具诗情画意。下图是2022年11曰上午在山东科技大学墨水河前拍摄的照片,恰好强烈太阳光下,蓝天白云映照,河底的反射光把河面上残存的睡莲全部隐去,产生一尘不染、水天一色的奇效,产生鱼游白云的幻境。故作五律一首:
日照红枫落,晴空绮梦悬。
无风磨玉镜,数树入禅天。
鱼戏白云里,莲消墨水边。
校园风景好,最美在跟前。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辽宁人民出版社,P.444.
2.中国绘画的深意(图说山水花鸟画一千年),宫崎法子著,傅彦瑶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