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bwxy197301 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心得。

博文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

已有 6564 次阅读 2009-2-23 11:53 |个人分类:学术期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期刊, 核心竞争力

2008年10月,以博士论文为基本内容的拙作《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已由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下面是本书的序和目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术期刊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数量急剧增长,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其背后,却遮蔽了种种体制性的弊端。学术期刊的数量增长了,但真正具有学术公信力和良好学术声誉的期刊却屈指可数。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政府期刊管理部门到学术期刊评价机构,从学科领域的专家到学术期刊的用户,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学术期刊应该根据外界的各种评价结果来调整自身,还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呢?本书作者尝试应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其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在1990年率先提出的。之后,大量学者和专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被引入到我国。2000年以后,国内有学者开始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当前,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研究的文献主要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而且数量很少,系统全面地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研究还没有。2.有些学者对学术期刊、教育类期刊、军事类期刊、体育类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大多数研究成果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当中。3.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和编辑出版界,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介入和关注较少。4.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动因;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与内涵;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我国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的方向。5.从研究的方法来看,相关文献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对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一些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其次,学术期刊评价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及其评价的研究主要是以文献计量学中的“二八定律”等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其目的主要是为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如何选择适合教学、科研的期刊,向用户推荐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其中核心期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还被运用到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评价当中。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载体发生了变化,需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手段开展学术期刊及其评价的研究。本书把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学术期刊评价的理论的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其研究目的是为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应该如何去在竞争中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何去识别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在对学术期刊现状与竞争态势的分析中以文献调查法为主,通过对各种文献的调研获得了反映学术期刊现状的相关数据,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学术期刊的竞争态势。在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及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运用了德尔斐法。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还运用了AHP专家决策分析软件(expert choice)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在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
 
该书源于魏瑞斌同志的博士论文,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论文评阅专家和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选题、观点、方法、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本书是国内较早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尤其是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还不多见。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出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框架;
 
本书把期刊社看作是一个从事知识生产的组织,它拥有物质、人力、组织等各种资源,在期刊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利用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书中以学术价值链作为识别核心竞争力的工具,从学术期刊的生产、传播、影响三个维度来对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
 
(2)构建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本书通过文献调查和专家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有些是学术期刊评价中被广泛采用的,如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还有些指标刚出现不久,如期刊的h指数、Web下载率。在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
 
尽管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和部分实证来论证主题,在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①评价指标的选取,尽管和一些专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但问卷调查的样本数较少,这对最终选择的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会有一定的影响。
 
②有些评价指标由于数据难以获得而最终被舍弃,如期刊的发行量、编辑部用稿情况等。
 
③本书的评价模型构建关注学术期刊的共性较多,而不同学科期刊的特点在模型中不能体现出来。
 
④评价模型虽然对图书情报学领域的15种期刊进行了实证研究,但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少,模型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通过更多的数据来验证。
 
希望本书是作者在这方面研究的开始,能把书中不足之处在后续的研究中予以弥补和完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继元
 
2008年3月
 
 
 
目  录
 
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    1
 
1.1.2       学术期刊的外部环境    5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0
 
1.3.1       核心竞争力研究    10
 
1.3.2       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    14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8
 
2     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及竞争态势分析    21
 
2.1   学术期刊概念界定       21
 
2.1.1       学术期刊的定义    21
 
2.1.2       学术期刊的特点    22
 
2.2   学术期刊的发展脉络    26
 
2.3   从CNKI收录期刊看我国学术期刊现状    30
 
2.3.1       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    30
 
2.3.2       地区分布       32
 
2.3.3       学科分布与数据库收录       33
 
2.4   基于“五力模型”的我国学术期刊竞争态势分析    35
 
2.4.1       学术论文作者       37
 
2.4.2       学术期刊用户       41
 
2.4.3       新创办的学术期刊       45
 
2.4.4       同类学术期刊       48
 
2.4.5       新媒体    50
 
3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理论基础    55
 
3.1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概述    55
 
3.1.1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    55
 
3.1.2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属性    59
 
3.2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识别    61
 
3.2.1       核心竞争力识别方法    61
 
3.2.2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识别工具    65
 
3.2.3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识别框架    69
 
3.3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    74
 
3.3.1       核心竞争力理论    74
 
3.3.2       文献计量学理论    77
 
3.3.3       信息传播理论       85
 
4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92
 
4.1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92
 
4.1.1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       92
 
4.1.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100
 
4.1.3       其他领域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103
 
4.2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       103
 
4.2.1       筛选方法       103
 
4.2.2       指标调查数据的处理及结果       104
 
4.3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106
 
4.3.1       评价生产能力指标       106
 
4.3.2       评价传播能力指标       110
 
4.3.3       评价影响力指标    116
 
5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123
 
5.1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123
 
5.2   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125
 
5.2.1       五种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125
 
5.2.2       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方法    128
 
5.3   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130
 
5.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31
 
5.3.2       权重的确定及实证       134
 
5.3.3       评价模型的确定    142
 
6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    146
 
6.1   实证对象的选择及指标数据获取       146
 
6.2   图情学期刊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149
 
6.2.1       准则层评价    149
 
6.2.2       目标层评价    152
 
6.2.3       定性评价       153
 
6.3   评价结果分析       154
 
6.3.1       生产能力分析       154
 
6.3.2       传播能力分析       156
 
6.3.3       影响力分析    159
 
6.4   图情学期刊核心竞争力培育       163
 
7     结论与展望    170
 
7.1   主要结论       170
 
7.2   本书创新点    171
 
7.3   不足及今后研究内容    172
 
参考文献       174
 
附录1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调查表   183
 
附录2 我国期刊管理部门有关期刊评价活动情况   184
 
附录3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      185
 
附录4 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评价调查表   187
 
附录5 本书表格及图形目录      192
 
后记                                                                19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146-216692.html

上一篇:“云计算”个人计算机的终结
下一篇:经济理论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统计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3 王晓峰 章成志 王启云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