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情报学报 情报学报ISSN10000135 8月23日
2021年第7期
情报理论与应用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
机器学习视域下融合情感元素的社交网络信息交互度量化分析
马捷, 郝志远
协同视角下的跨域突发事件应急情报组织模式
郭骅, 蒋勋, 许瑞, 侯柏屹, 张健东
信息爆炸和信息不确定语境下的可信度判据研究——以COVID-19疫情为例
谢娟, 李文文, 沈鸿权, 成颖
基于学术关键词与共被引的学者推荐研究
熊回香, 李晓敏, 杜瑾
面向特定科研任务的著者姓名消歧方法
吴柯烨, 闵超, 孙建军, 权昭瑄
SemRep和突发监测算法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应用——以疾病药物治疗发展趋势为例
徐爽, 许丹, 韩爽, 杨颖
杰出青年科研人员学术职业生涯科研合作特征演变分析——以化学领域为例
欧桂燕, 岳名亮, 吴江, 马廷灿
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进展述评
霍朝光, 董克, 魏瑞斌
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研究综述
罗卓然, 王玉琦, 钱佳佳, 陆伟
本期文章概览
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研究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通过情报前瞻来应对现实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国家科技情报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情报任务环境和任务要求的变化分析入手推导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研究的目标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路径探索,阐明情报科学探索应该契合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进程,提出保障情报科学与事业守正创新的建设发展建议,即:以体系情报能力提升为核心关切,以标准革新为动力支点,以谱系资源为发展基石,以学术重塑为自立源泉,在情报感知需求牵引和情报资源谱系建设推动作用下,构建体系能力融合、研学保障充沛、发展安全兼顾的国家科技情报事业体系。
机器学习视域下融合情感元素的社交网络信息交互度量化分析
马捷, 郝志远
数字信息时代,社交网络成为用户聚焦热点话题的讨论平台。为正确引导热点话题在社交网络中的舆情走向,减少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交互与信息行为的角度出发,以社交网络中用户的真实评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中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确认用户的解读倾向类别。同时,参考已有的情感极性值计算方法,融入方差加权信息熵的基本策略,提出了社交网络信息交互度量化模型,通过计算话题不同解读倾向所映射的信息交互度,厘清了热点话题的受热议程度和舆情的演化趋势。实例研究表明,基于情感分析视角构建的信息交互度计量模型,量化了热点话题的信息价值,对于推动互联网健康文明发展,以及加强相关部门的网络监管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协同视角下的跨域突发事件应急情报组织模式
郭骅, 蒋勋, 许瑞, 侯柏屹, 张健东
跨域性是现代风险社会突发事件的显著特征,面对错综复杂的跨域突发事件,需要构造动态自组织的应急情报网络,以破除情报资源、情报服务和情报服务主体之间的壁垒,从而产生情报协同效应。本文通过多维度的知识关联与混合式的数据融合,为应急情报资源提供组织方案,运用领域驱动设计的思想为细粒度应急情报服务的划分和组织提供方法,设计改善传统的智能代理模型,以支持对突发事件情境演化的感知和对社会约束的响应。本文从情报资源、情报服务和服务主体三个层面的综合视角出发,研究跨域应急情报链纵向贯通的工作机理和实现路径,提出了应急情报网络的“资源-服务-主体”三重协同模式和总体解决方案,支持跨领域知识组织、细粒度服务合成和多主体协同作战。
信息爆炸和信息不确定语境下的可信度判据研究——以COVID-19疫情为例
谢娟, 李文文, 沈鸿权, 成颖
在突发事件中,信息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伴随着不确定性的急剧上升,显著提升了公众对信息可信度判断的困难程度。本研究以COVID-19疫情为例,探讨了信息爆炸和信息不确定语境下用户信息可信度的判据。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访谈提纲设计和理论抽样,对21名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对原始语料初步整理后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以及理论饱和度检验;发掘出了包括权威性、可靠性、内部质量、传播特征和积极性5个主范畴,以及相应的12个范畴和35个初始概念等在内的信息可信度判据;对专业性等普适判据,以及积极性等新发现的判据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探讨。
基于学术关键词与共被引的学者推荐研究
熊回香, 李晓敏, 杜瑾
学术数据的激增出现信息过载现象,对科研用户造成一定的负担,研究学者推荐能够提高科研效率,便于顺利开展科学研究。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组合相似度计算的个性化学者推荐模型,组合相似度计算包括基于学者特征词相似度计算和基于学者共被引相似度计算。前者考虑的是学者基于研究内容的相似性,而后者考虑的是学者基于共被引关系的相似性。同时,以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数据库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中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且利用精确率、召回率和F值进行推荐效果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推荐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即能为目标学者推荐研究兴趣相似的学者,促进学术沟通。
面向特定科研任务的著者姓名消歧方法
吴柯烨, 闵超, 孙建军, 权昭瑄
人才流动、学者评价等以学者个人为对象的研究任务,通常需要针对学术论著数据集中的著者进行姓名消歧。本文针对此类特定研究任务,提出了准确且便于学者操作的姓名消歧方法。为简便计算,弥补本地数据缺失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异源数据的二阶段姓名消歧框架。一阶段充分挖掘本地关联信息,二阶段结合权威的外源数据。基于表征进行本地关系发现、半模糊检索等步骤,以达到全面客观的姓名消歧,最终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据和Aminer姓名消歧数据集,实现并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和普适性。经过与人工标注数据对比,该框架表现出良好的消歧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原始数据中的同名异人和同人异名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SemRep和突发监测算法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应用——以疾病药物治疗发展趋势为例
徐爽, 许丹, 韩爽, 杨颖
突发监测,是通过观察增长率骤然上升的突发词的发展变化,来探测学科前沿的方法。SemRep可以根据UMLS(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提取自然语言语义关系。本文通过SemRep结合突发监测算法,揭示某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疾病药物治疗为例,分析了SARS药物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防控药物的选择与开发提供有力线索。在SARS药物治疗研究文献集合中,利用SemRep和SemRep语义结果处理系统,根据UMLS语义关系,提取存在治疗关系的药物术语概念集合,合并去重后得到Ribavirin(利巴韦林)等有效概念51个,这些药物是SARS治疗常规药物,主要用于疫情发生时的临床急救。根据Kleinberg突发监测算法,计算药物概念的突发权重指数,将概念按突发权重指数高低排序后,得到SARS治疗潜力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是在疫情结束后进行的抗病毒实验室研究。SemRep结合突发监测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疾病药物治疗领域,也用于各个学科研究热点的挖掘。
杰出青年科研人员学术职业生涯科研合作特征演变分析——以化学领域为例
欧桂燕, 岳名亮, 吴江, 马廷灿
随着学科交叉广度与深度的增强,科研合作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主要以合著论文的形式广泛存在。有效的科研合作有助于资金流动、增加科研产出,从而促进学术职业生涯的有效开展。本文以2001—2010年化学领域23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为例,通过履历分析方法获取杰青基本信息与工作经历,基于SCI合著论文对比分析杰青获得者在其学术职业生涯阶段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合作模式与合作角色的演变特征,以期为把握杰出科研人员的成长规律提供一定认识。研究结果发现,当站在更高的学术高度,拥有更多的科研资源与学术人脉时,杰青获得者与国内其他高校(机构)学者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合作角色也随着学术经验、声望的提高产生明显的转化,从晋升正高职称前的执行者角色逐渐转化为以指导者身份为主导;在整个学术职业生涯中,杰青获得者科研合作贡献度逐渐提升,而后趋于平衡。
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进展述评
霍朝光, 董克, 魏瑞斌
数据驱动科学研究范式下,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科学学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旨在对论文、学者、期刊、机构等学术实体未来的科学影响力进行预测,从而指导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论文、学者、机构、期刊、项目、专利等不同学术实体影响力预测研究的进展;在概括各类预测研究以及相关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学术影响力预测研究的指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特征体系。在数据生产要素化、数据开放与数据共享的进一步推动下,有望形成新的综合性影响力指标,随着新的特征提取技术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发展,有望促成新的学术影响力预测模式,全面提升学术影响力预测的准确性。
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研究综述
罗卓然, 王玉琦, 钱佳佳, 陆伟
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是体现论文学术水平的核心特征,也是学术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和依据。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创新理论及创新分类研究的主要脉络,概述了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内涵。其次,从学术论文的全文数据和外部引用关系两个层面,分析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评价指标,并从技术角度归纳出三类典型的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测度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最后,本文总结了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热点,以期为学者研判该研究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