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飞”这个词,许多年前我就见过,那是在80年代的某期《航空知识》杂志上有一篇东北老航校毕业生撰写的回忆文章里,提到了“放单飞”。我不但由此知道了“单飞”,还知道培养飞行员需要用两个座位的教练机(初中高级的都有),在“单飞”之前有一段时间需要教员“带飞”。经过教员的“带飞”,经考察飞行技术已经合格的飞行员,才能够放“单飞”。相反,如果飞行技术太粗糙,能飞起来却没法落得稳的飞行员,没法胜任飞行员职责的人,搞不好还会被“停飞”。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很注重“单飞”后的成就。作为飞行员的,有可能会在单飞若干年后可以有很大的成就:在战争时期,他有可能成为哈特曼、阔日杜布、赵宝桐那样的王牌飞行员,打下N多架敌机成为盖世英雄;在和平时期,他也可能成为“八一”、“勇士”、“雷鸟”等航空表演队中能飞各种复杂特技的飞行员,飞出最惊险刺激的动作;他还可能成为耶格尔、普加乔夫、雷强、李中华那样的试飞员,在前所未有的最先进飞机的设计和定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甚至可以成为像加加林、阿姆斯特朗、杨利伟那样的航天员,飞到一个一般飞行员绝对达不到的高度。不过,无论是他们当中的哪一位,都不是生来就有翅膀会飞的“天使”,只要是正规训练出来的飞行员,都要经历航校等训练机构的培训,都要经历飞行教员“带飞”的过程。这些人,应该不会因为自己飞得高了、飞得快了、飞得勇敢了就忘掉最初载着自己飞上蓝天的那架嗡嗡作响、速度不快、飞得也不高的教练机,更不会忘掉指导和陪伴自己飞行的那个带飞教员。
飞行员达到了可以“单飞”的水平,“带飞‘就可以告一段落,教员要敢于放他们“单飞”,因为这时教练机的高度、速度和能完成的特技动作难度已经不足以发挥他们的技能了。培养人也是一样,无论是运动员还是研究生,当他们的水平已经达到能够独闯江湖的高度、单飞会对他们更有利之时,教练和导师不妨放他们“单飞”,不宜总是抓住不肯放手。否则,多半是“姑娘大了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愁)”。“带飞”,带到所能达到的最高值,已经足够了,因为初级教练机是无论如何也飞不上太空的。
回到热议的新闻话题,接着说“单飞”和“举国体制”。中国体育界乃至于其他很多行业中的“举国体制”,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在选拔人才和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就像那些初级航空学校和航空俱乐部,解决了人才会不会“飞”、能不能“飞”起来的问题。在体育界,“举国体制”帮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体育强国(至少是奥运会金牌数意义上的),让中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可以傲视群雄。与此同时,在最近20多年里(大约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举国体制”也一次次地成为中国在国际大赛中失利的“替罪羊”——中国输在了它上。最近几年,在经历过荣誉“暴发户”般地膨胀之后,“举国体制”还有幸成为很多人为国外运动员“讨公道”的“牺牲品”——中国赢在它上。现如今,又一个大胆地跳出“举国体制”出去“单飞”的运动员达到了她运动成绩的巅峰,“举国体制”又当了回“参照系”甚至“反面教材”。
在“围观”中国体育27年(从1984年算起)之后,我由衷地发出了一声感慨:“举国体制”,真好用!简直是贴“万能膏药”。不管咋说,过河就忘了桥,吃饱了马上骂厨子,都不厚道呀。不妨想想,再要过河时能找到船否?肚子饿了自己做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