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要求给本系的学生作一次“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因为自己本来就没多少“文化”,也时常为当下的“素质教育”所困惑,一时尚感觉有些不得要领。所幸的是后来到网上看看以前教授们的报告题目和内容简介,发现原来比较五花八门,倒没有一定之规,于是放心大胆地取了个“从‘物理’到‘悟理’”的标题,下面整了条“对科技、文化与社会的若干思考”的副标题就“匆忙上阵”了。
在我这个“学物理而没有搞物理,却不知不觉地用物理”的家伙(——物理学的落伍者)看来,如果能把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哪怕是最粗浅的那些)应用到我们对周围各种事物的观察当中,都能找到很多独特的视点,用物理学训练出来的一些思想方法加以独立思考去细心感悟,也常常可以给我们带来独到的启示。这就是我所定义的“悟理学”——“广义的物理学”。这样的观察和思考方法,我曾经在以前的一些博文构思和撰写中用过一些,以后还会继续运用。
这个“悟理学”“可以有”,是因为世界上的万物其实有其相通的道理,也就是有很多相似性,这是我们能够靠着自己的感悟能力,在不同学科门类领域之间进行的一些概念、原理和方法移植与利用的基础。当然,在这里我只说“相通”而不说“相同”,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说“相同”,就不免会有想偷懒的人拿一些原理和方法去直接地、生硬地推广应用,这种应用难免会产生“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效果。如果明了其间的“相通”之处,又清醒地认识到“通而不同”,才能让人更用心地观察,敏锐地洞悉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这样思考的结果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我们善于“悟理”,不但可以从周围的自然界和社会上学到很多知识,而且能够让我们变得更有想象力。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握“通而不同”这个基本原则,就可以让我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而非“可炒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