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网络上很热闹,有一个被称作“唐骏学位门”的事件持续发酵,详情我就不细说(其实我也说不了多少,因为没深度关注),相关的资讯和评论铺天盖地,大家不妨自己去看。只是今天我想说的与唐骏先生的那本惹了麻烦的书名《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有关,所以才拿“学位门”事件做个引子。我的观点是做最好的自己,无须去复制他人的“成功”。
其实,希望“复制”别人的“成功”的年轻人会有很多,希望别人来复制自己的“成功”或者自己所宣扬/宣传的“成功经验”的人也有很多(有大量传说中的“成功学”著作为证),所以我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是该先鼓足勇气的,要做好向我拍“板儿砖”的心理准备。人人都不想失败而渴望成功,当一个“成功人士”绝对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奋斗目标,这是很正常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取得“成功”或做到“成功人士”。在这个问题上,唐骏先生用一个很赫亮的书名告诉大家——《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换句话说,很多人可以向这位唐先生学习,从他那里“复制”成功的轨迹,就象大学生们在可见拷贝教师的PPT课件一样。
对此,我提出的问题是,就算你们完成了这个“复制”(copy)过程,一定能够找到“粘贴”(paste)的地方吗?如果找不到“粘贴”的空间,这个复制本身,毫无意义。不独一个唐骏先生(顺便说一下,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我脑袋里浮现的是著名的文物——唐三彩骏马),每个“成功人士”都可以写出一部让人看着极为神往的自传或奋斗史,不管是亲自操刀按键盘,还是口授速记整理,甚至有人枪替代工,总之这本书绝对地吸引人和感动人就是了。这些书里面能够值得学习的东西肯定不少,如果奋斗中的年轻人看了,通常都会有些收获,他们可以把这些经典实例牢记于心,把当中的名言警句深刻脑海,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可能会在随后走向社会时,去实践这些“先进经验”并尽量避免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训”。遗憾的是,肯定有许多人会发现,这些“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会“失灵”,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变了、所面对的人也不同了,按照“成功的轨迹”可能已经走不通了,这就是我所说的,可以“复制”不假,但可能没地方去“粘贴”。事实上,或许只有在一个异常稳定的社会结构中,亦步亦趋地紧跟在一个“成功者”的身后,踩着他刚刚留下的“脚印”走,才稍稍有可能去“复制”“成功”。这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唐三彩骏马”文物,真货可能在文物收藏市场上价值连城,后人也完全可以按照它的样式做出坯、涂上色并成批地烧制出来,不过这种批量生产的“复制品”除非成功地忽悠了不识货的人,否则是根本卖不上价钱的。
既然不能去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就应该做“最好的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为此,年轻人应该先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实力,审时度势,寻找机会,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勤奋忘我的工作,靠充分调动了自身优势和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潜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失败教训可以吸取,但一切都应该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般地盲目地照搬照抄。
“做最好的自己”,不但表达出了一种强烈的自信,而且会让自己真正做到(所能达到的)最好。幻想“复制别人的成功”,可能会不幸走进的是一条看似辉煌、挤满了有着相同心态的同道们的“死胡同”,这条“死胡同”前面有一堵墙,是在众人竞相追捧的“成功者”通过之后,就忽然拔地而起了,想要翻越这堵墙,仍需自己付出努力,而再无捷径可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