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宝山老师今天早上又写了一篇新博文“如何对待‘墙根’研究生”【1】,指出了“扶一把”“墙根”研究生的若干对策。我在拜读之后,忽然想到,在这个问题上,“墙”可以是一种比喻,但不一定是最恰当的比喻,因为墙是人砌的,而研究生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别人故意要考他们的“人造问题”,更多、更重要的是“自然问题”【2】,从这个层面看,用山来做比喻或许更好,所以,我把刚刚开始科研工作、还没入门的研究生称为“山脚下”的研究生,而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就是要带着研究生们去“翻山”。
事实上,在考取了研究生之前,学生们是处在学习和应考之间不断往复的模式之中。此时虽说学生们学的也是知识,但这些知识更多的是书本知识,而非实践知识;提高的也是能力,但这种能力更多时候表现在解决“人造问题”的解题能力上,那些考试的时候亮出来考学生,平时用于训练学生的题是命题老师编出来的“人造问题”,更像王宝山老师博文中提到的“墙”,通过考试就相当于翻过了一堵墙,没通过就象是从墙上掉了下来,考得太差就如同摔个“腚蹲儿”,弄得满身的尘土。在这个阶段,老师要做的事情是帮学生们打基础、搭梯子,让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高度到了,自然就可以成功地“翻越”考试这道“墙”。必须注意的是,在学习-应考模式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自然问题”)的能力训练通常比较少,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出来的学生,难免会发出“学的东西都没啥实际用处”、“实际要用的东西没学着啥”的感慨。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培养模式不会再是学习-应考模式,而变成了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模式说到底是怎样围绕着具体的科学或技术问题(理工科)去想、学和做,要解决的问题,多半是蕴含着更大未知的“自然问题”。在研究生阶段,除了学位论文答辩及相关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表面看似乎不再有打分和评价这种和考试类似的东西,实际情况却是考核或考验可能每天都在进行中,频度只会比考试更高。有些学生在告别了本科、步入研究生阶段的新学生,由于对将要去做的工作既没有全面的认知,对要开展的研究也没有明确的思路,要用到的知识基础还没打好,下实验室开始研究时的表现可能会比较糟糕,就会成为王老师文章中提到的“墙根”研究生,或者我在这里定义的“山脚下”的研究生。在这些“山脚下”的研究生的眼中,科研是横亘在自己面前的一座大山,抬眼望去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低头看过又是满地的荆棘和荒草,既看不到眼前的路,也不知道要爬多高、多久才能翻过这座山,所以心中会是一片茫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时导师要起的作用,就是带着研究生翻过“大山”。
在“翻山”之前,导师应该做些准备,置办下必要的“登山器材”(实验仪器)和“地图资料”(参考文献资料,完全的“自然问题”可能缺少资料可用),甚至“饮水干粮”(经费和原材料之类),这相当于搭建起硬件和软件的平台;还应该象登山教练训练队员一样,告诉研究生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整个过程中的安全(人身安全、实验室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学术安全)。
刚开始“登山”的时候,导师最好走在前面,凭借自己的经验找到路,领着研究生往“山”里走一段,这样可以让他们逐渐适应,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带”的过程,也老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一开始就把学生驱赶到最前面,在平缓、宁静的“小山”(容易完成的科研工作)中或许没有问题,但在环境恶劣、地势险峻的“大山”(难度大、探索性强、高风险的课题)中就不行,此时没有经验的学生轻则会因为受到挫折而败退下来,严重地折损信心,甚至可能会遇到危险。
深入“山”中一段之后,研究生们已经逐渐进入了状态,状态好的大概已经可以“不用扬鞭自奋蹄”了,这时导师的任务轻松了些,只需要看着学生们走的路线基本没有大的偏差就行(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但是,也难免遇到“陡坡、悬崖等险要地形”,这时就需要导师站着后面推学生一把,或者在前面拉学生一下,甚至做一下“人梯”,才能克服困难,有时还要找别人搭把手儿(找个合作者或者友情客串的人过来帮忙),这便是“帮”的过程。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众人的帮衬之下,研究生有可能摆脱研究中的困境,不断取得进步。
师徒一番努力之后,或许就会到了“半山腰”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地界儿这相当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此时不妨停下来,欣赏一番良辰美景,该拍照的拍照,该抒怀的抒怀,这相当于及时地总结、梳理一下已取得的成果,写写文章之类。同时,也可以借机喘口气休息一番,吃块干粮喝口水,摘下帽子来扇风,凉快一下,正所谓是“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休整之后,有充足的体力继续攀登。
如此一路攀登跋涉、克服众多大大小小的困难之后,总会到达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这时大可以“指点江山”一面回首走过的这条路(全面的总结),一面登高远眺、展望未来(寻找下一个奋斗目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顶峰”并非久居之所,就如景色有阅尽之时一样,再好的研究方向也会有研究课题做完的时候,人也几乎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所以在山顶时就要谋划“下山”,何况我们所说的“翻山”,其实一定要重新下到平地才算真正翻了过去。在顶峰之时,就该谋划“下山”之路和下一步去“翻越或者征服哪座高山”。这时候,导师的眼光和手中的“望远镜”将起到关键作用。【3】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大概是下山有时比上山更容易仰面跌倒。其实研究生做研究有时也有同样的问题,在前面有看得见的困难需要不断克服的时候,精神和注意力高度紧张,低着头俯下身去苦干,艰难地取得着一点一滴的进展。在翻越了顶峰、人达到过巅峰状态以后,反而容易松懈,觉得这么难的路俺都走过、这么险的陡坡咱都爬上去了,容易产生骄傲自满和盲目自大的情绪,觉得一切都不再话下,头抬得太高,看不到潜在的困难,在“下山”的时候反而更加危险。这时候导师要时常在其耳畔提醒,注意小心谨慎、戒骄戒躁云云。
事实上,只有一个从“上山”到“下山”的全过程都走完了以后,研究生才真正算是“出徒”。不过不免让人遗憾的是,也总有人迷失在“上山”的路上,或者在“下山”的时候摔倒了,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导师是否应该总结、反思一下?
~~~~~~~~~~~~~~~~~~~~~~~~~~~~~~~~~~~~~~~~~~
参考:
【1】王宝山:如何对待“墙根”研究生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489
【2】吕喆:“自然问题”与“人造问题”的迷思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983
【3】吕喆:“大师”的眼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5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