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天读到了陈龙珠老师的一篇博文——“博客,是人还是树?”【1】文中谈到了“个别博主弃旧立新,到别的网上开博了”的现象,认为这些博主们“到其他网站开博前,想必评估过博客是人还是树的问题。但愿他们不会是一时与科学网编辑部赌气,而跑到别的大众网上开博;更不会在那里为了博得同情和点击率,而使得自己裸奔。”
我对部分博主因为各种原因删除或者被删除在科学网上的博文的现象表示惋惜。因为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无论是吴飞鹏老师那些带着深邃的思想的文字,还是囧爷老祖那些逗人的漫画,都是值得我等蜂拥而来的“科学家伙”们细细品读和学习的。当然,俺们要是忽然想他们了,不妨在网上搜索一下,或许还能从嗖呼(sohu)网、心浪(sina)网之类的大牌门户网站上再次看到他们的名号和部分博文,如果想评论了,也可以自己注册一个该网站的户名,然后躲在一个大家都挺熟悉的户名后面说几句,该寒暄的寒暄,该讨论的讨论,想掐架的继续,只是周遭围观的群众可能真的是“不明真相”了,因为普通门户网站的网友,或许既看不懂带点儿深度的“科学”话题或“科学家伙”们的“议题”,也不知道正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双方的论点论据更难辨明论证思路,当然也无法理解此前在科学网上一波又一波惊天动地的掐架的来龙去脉了。
博主们为自己的博客挪窝搬家,本来是人家自己的私事,但如果他的博客看的人很多,在网络上或现实中的朋友也多,人脉广泛,那就不是私事了,就会牵涉到很多相关人等。如果科学网的一位名博主(或明博主)突然间换个门户网站,无论其门有多大、户有多广,“人生地不熟”的凄凉感是会有的。这就如同在一个地区居住了很久的人,突然到了另一个地区甚至国家,虽然吃的用的住的这些硬件条件差别不甚大,很快可以适应,但人文环境却可能有很大的区别。
这就如本来居住在一个由文化接近的人聚居的小镇,虽然大家所从事的行业不同,但文化程度和志趣爱好却也比较相近。左邻右舍都很熟悉,彼此见面点头问好,没事儿聚到一块儿可以喝着茶水、嗑着瓜子闲聊摆龙门阵。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很多,各抒己见之时彼此都能听得懂,即使为某个话题发生争执,也少不了各有朋友来助阵或者劝架(可以避免大打出手)。倘若不愿意和旁人交际,自己关起栅栏门儿来画画写字打太极拳,最多也只有人在外面叫个好儿或者喝个倒彩而已。如果突然从不到万人的小市镇搬家到了一个千万人规模的大地界儿,或许会有很多不同。
在这个大地界儿,原来熟悉的面孔已经不多见了, 却遇到了更多年龄不同、文化迥异、习惯不一的人。在这个大地界儿,原来就有很多大腕儿名人,都有数量庞大的拥护者(粉丝),名人一呼之下(且不论喊一句什么),不只是百应,而是千应万应百万应,那场面是相当的壮观。与这种场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刚去这等地界儿发展的人,很可能是门庭冷落得足以罗雀,除了三五老友偶尔拜访或者打个电话寒暄一下外,就连个打招呼的人都没有了,难免要忍受很长时期的“死气沉沉”。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挪死”了,这时候可真得耐得住寂寞,否则“死”(心灰意冷之“心死”)得更快。
人和树挪过之后的“死活”,说到底其实还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如果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互动良好就活,不能适应环境,难以与环境有效地沟通交流,就容易死。从苗圃移植到城市马路边的树苗,大部分可以成活,是因为土壤、光照和水源差别不大,而且根系没被严重损毁;若把杨树苗种到干旱的沙土地上,很难不被枯死。同样,一个年轻学人从海外归来,在高校找到一个教职,如果扎好了根基,周围的人都敬他、帮他、捧他,可能发展得很好,迅速就平步青云;如果自己没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又没被领导和同事看好并重用,再遭受若干其他打击,成为不幸的“自由落体”的可能也是存在的(案例已经有若干了,我不一一罗列,你们懂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还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后记=====================
这篇博文开篇很早,但一直没写完,长期沉睡在草稿箱里,今天总算写完了,赶紧发出来。
~~~~~~~~~~~~~~~~~~~~~~~~~~~~~~~~~~~~~~~~~~~~
参考:
【1】陈龙珠:博客,是人还是树?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538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