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一到办公室,就看到两个不同的QQ群同时有人发出了今天那份著名的“酸雨警报”。该警报显然是一个很不靠谱的“谣言”,因为本人一贯不喜欢传播谣言,所以具体内容不在这里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随处去找,而且据说已经有专家出面辟谣了【1】。我的这篇博文,算是对我在“反面教材”同学的博文“辟谣”【2】所作的评论(10楼)的扩展。
开宗明义,我再使出我的绝招——撷英(谐音)。“谣言”的谐音是“摇言”,从实际效果看,“谣言”经常会让社会民心发生动摇,所以“谣言”等于“摇言”。谣言一出,经常会出现人心惶惶的局面:传说“地震”就会有人放着豪宅不住,蜗居在停在广场的汽车里熬过一个个夜晚;听说豆油要涨价,立马去超市抢购,恨不得每个手指头拎一桶5L装的豆油,却全然不顾这些豆油会吃到变质和贬值(后来又降价了);这次传说要下酸雨,不晓得有没有人买和卖防酸雨的雨衣;前几年传说桔子生蛆,就没人吃买桔子吃(苦了桔农!)。
谣言的流传,以前是靠老百姓“咬耳朵”传播的——所以堪称“咬言”,这种传播方式太落后,每次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受众,所以一个谣言要传播开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现在谣言的传播就先进多了,乘着信息时代的东风,借助短信群发、网络帖子的力道,靠着摇动手指按下手机或电脑上的键子传递出去(这也是叫“摇言”的另一个原因),受众人数巨大,传播效率惊人,也许一个谣言可以在个把小时内就能让大半个中国的人和小半个世界的华人都知道(还有一部分在地球那边睡觉没醒,醒了会在“第一时间”知道)。总之谣言传播之广之快,简直匪夷所思,瞬间就能传播到非常遥远的地方,亦可叫“遥言”。
可见谣言既出,必然人心摇动不已,此时此刻,何人喜?自然是先得谣言而信之者可以窃喜,因为人家消息灵通,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讯息,最先出手抢购到了XX,最先做出了安排,最先......然后看着后来听到消息的人忙碌一场却空手而归。还有借着谣言的机会以高出寻常的价格卖空了手里存活的商人会高兴(有点儿发国难不义财的架势)。哪个忧?政府必忧,领导人们必忧。因为他们必须设法保持社会的稳定,尽量避免民心有大的摇动,谓之“避摇”,其手段就是硬着头皮安排人出面“辟谣”。虽然很多完全子虚乌有的谣言确实可以辟掉,但很不幸的是,有些“谣言”辟了之后却在不久被应验,这种状况只要发生几次,就会有很多人宁愿相信“谣言”、跟着“谣言”摇动,而不愿相信“辟谣”。
若要我说,“辟谣”还不够好,政府更好的办法是“避谣”,也就是避免产生谣言。具体做法是加大透明度,明确地向老百姓解释清楚政府的规章制度及其细则和行动惯例,这样就可以把一些纯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减小到最小,还要防止少数人借着谣言牟利。对于诸如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的预警很难,但总还可以努力把预防工作做好,至少帮助群众把房子弄结实些、经常搞些宣传和演练来避免灾难来临时的损失。做到了这些“必要”的工作,“避摇”的目的就达到了,当老百姓不再相信和传播谣言之时,谣言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命力,真正达到了“避谣”的目的。
~~~~~~~~~~~~~~~~~~~~~~~~~~~~~~~~~~~~~~~~
【1】http://news.sohu.com/20100422/n271678919.shtml
【2】吴宝俊:辟谣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4585
************************友情植入广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