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的话题,在科学网上一直长盛不衰,隔三岔五就要被讨论一阵子(兄弟不才,也曾写了一系列的《人才的“流体力学”》),这几天本网的几位重量级博主又在讨论“人才”话题了【1-5】,这次我也按捺不住冲动,要来凑个热闹,写写我对人才问题的一些看法。为了继续让大家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我关于“人才问题”的观点,我先从哈尔滨市的83路公交车站名谈起。
我们哈尔滨市83路公交车的站名很有意思【6】,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从哈工大附近去道里江沿方向的83路车有这么几个站名: 教化广场 - 抚顺街 - 市人才市场 - 人力资源市场(安宁街) - 建筑艺术广场。对这些纯粹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逐渐形成的汽车站名,我们不妨做出如下解读:人才嘛,一定是要先受过些“教化”有些知识和技能的;然后需要经过“抚顺”的过程成为了“人才”并进入市场进行交流;如果“人才”太多了,就很难再被看做人才,只能算作“人力资源”继续在市场中流转,当然到这时候就需要“安宁”了(千万别闹事儿!);人才多到一定的程度,“建筑”就很重要了(否则房子不够住的),可能偶尔也会有几个跑到“广场”上去表演一下行为“艺术”啥的。让咱这么一分析,就算给这些站名赋予了新的内涵,当然,公交公司不用为了我这么一通“歪解”就忙着去修改站名。
“人才”和“人力资源”,说到底都是人,既然都已然放到市场上去流通了,那么他们之间差别也就不会再是天壤之别了,单就这两个公交汽车站的距离来看,也不过一里地这么远。也别跟我说“人才”们都是开着名贵汽车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当年哈尔滨那起著名的“宝马车撞死农妇案”就发生在市人才市场那一带,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还是屈尊坐公交车来吧。其实,如果谁说“人才”比“人力资源”一定高明多少,我是不大信的,因为在单位里面他们一律得归人事部或者人力资源部管辖,不会因为是从人才市场招进来的,总经理就一定要“待若上宾”,也不会是从“人力资源”市场带回来的,就敢拿人家当奴隶使唤(劳动法也不会允许吧?!)。二者最大、最直观的差距莫过于薪水不一样,“人才”赚得可能比一般的“人力资源”多很多,与之匹配的是要求“人才”发挥的作用要比普通“人力资源”更大些;除此以外,大概是上上下下的态度(看待的眼神儿)有些不同。
之所以在都被甩到市场上去交流的情况下还要分个是不是“人才”的名分,大抵是因为“人才”不但是“人”而且有“才”,能干些别人干不了的活儿;相比之下,“人力资源”就惨了,叫这个“人”过来其实看重的是他者一把子“力气”,并把这种人的力气看作了社会或企业的一种资源加以利用,也算是一种对人的直接物化,搞得和机动车市场一样(各位看客不要激动)。
人才的“才”从何而来我是分析过的——来自“教化”,即教育和点化,所以受教育比较多的人更容易被视为“人才”。没收过多少教育、刚从附近农村涌进城找活儿干的农民工弟兄们,只能戳一把锤子在地下、站在教化广场的立交桥下面眼巴巴地等着干“黄大锤”(小品《装修》中黄宏扮演那个角色)的活儿,没办法呀,没受过足够的“教化”嘛。
“人才”受得教育比较多,眼界开阔和思想活跃都是事实,但这样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是在单位会因为不听话而被认为不好用,所以要想方设法地安抚他们使之最终变得顺从。不少读者们看到这里,肯定想拿“板儿砖”拍我了,不过且慢,如果早已知道“人才”一准儿是不听话的,谁还会花大价钱聘去“重用”?在一般情况下,在流入人才交流市场之前,“教化”和“抚顺”的过程就应该先期完成。
很多博友可能都会说我这里提到的“人才”的层次都太低了,甚至根本算不得“人才”,充其量是高级“人力资源”而已。我想说,在很多情况下,“人才”还真就是一种在被看正了(看到了他们的价值)或者被高看一眼情况下的称呼,只有他身上最有价值那一面是否有充分的体现并得到了认可,才能保证得到作为“人才”应得的重视和待遇。否则,如果“人才”被倨傲在上的用人者看低了或者看错了,还真就成了“人力资源”,前些日子我们曾经讨论过的那5位甘心去做掏粪工人的大学毕业生,其实就算是由“人才”蜕变成“人力资源”的实例。
总之,所有进入市场出卖自己的能力(智力、体力或其他)状态的人,究竟算是“人才”还是“人力资源”,恐怕多少要看用人者的眼色和如何被用,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其关键还是要用对地方。只有被用对了地方的人,才是“人才”,用错了地方,“人才”可能也只好委屈而又无奈地充当一下“人力资源”了。
~~~~~~~~~~~~~~~~~~~~~~~~~~~~~~~~~~~~~~~~~~~~~~~~~~
参考:
1、周可真:可以买卖的还是人才吗?——驳“人才市场”概念
2、周可真:“劳动力”与“人才”不可混为一谈——再驳“人才市场”概念
3、周可真:人才有没有价与抽象还是现实无关——简答鸿飞
5、王诤:尊重人才和人才的市场化是完整的管理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09249.html
上一篇:
“欣赏内涵”还是“崇拜外表”?下一篇:
“秒杀”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