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试尽,方见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ynn 思索当下

博文

科学研究需要工程化

已有 6065 次阅读 2013-9-1 11:1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



前些天有幸听到上海交大马紫峰教授的报告。报告讲述了他个人在科研中的成长经历。有两点让我非常印象深刻。一是在读博士开始拿到课题以后首先写了一本书和多篇综述,二是他的科研思路中包含的工程化的思路。


其实这两者,仔细想想是一码事。

科学研究一般有两个目的,要么是面对人的需求进行新发明、新创造,要么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研究为什么。前者是“改造世界”,后者是“认识世界”,是哲学的两大任务。在具体的科研课题中,前者是应用研究,后者是基础研究,两者相辅相成。

对于应用研究而言,目标就是得到最后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工程化的思路始终伴随其中。而基础研究,它的目标是知识,它的产品是书籍和论文。所以研究到最后,就把知识总结和梳理出来,形成书籍供他人传播学习。所以马老师写书同样是用做工程的办法——“先把产品拿到”。


目前科学的分支越来越复杂,研究者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分支,系统化、工程化的思路就更加重要。科研工作的职业化,科学研究再也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时代。这也使得科研项目的管理需要更加工程化,从而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以上只是听了报告以后的一点感受,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究竟什么是工程化?目前只是一种模模糊糊的直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458-721430.html

上一篇:保卫温柔乡
下一篇:通过共振数学模型理解量子本质
收藏 IP: 159.226.159.*| 热度|

6 武夷山 钟灿涛 曾跃勤 李健 罗中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