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有所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主流大众科学文化,也就是说社会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娱乐文化、消遣文化,甚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诸如所谓的饮食文化、泡沫剧文化、商业旅游文化、低俗的性文化、麻将文化乃至赌博文化等等,惟独科学文化难以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
邓伟志先生日前在文汇报撰文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削弱“麻将文化”、“吃喝文化”、“神秘文化”、“官场文化”和“洋节文化”。其实这些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加上外来文化的侵袭和某些传统文化的复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呈现出纷繁杂乱的景象。虽然文化主流是好的,但的确混杂着许多消极、颓废的东西乃至封建糟粕。比如躁动的成功学文化、缺德的市场竞争文化、玩弄权术的厚黑学文化、愚昧的祭祀文化等,一些早已被剔除的封建残余文化,也沉渣泛起,归根结底与我们的大众科学文化的相对弱势有关。而大众科学文化的缺位,既有传统的原因又有现实失察。
就传统而言,我们向来是缺乏科学这个传统的,不要说民间即使是官方也是孔孟之道占统治地位,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教育文化的代表,传承的是孔孟之道,而非科学与技术。近年来掀起的所谓的国学热,数来数去仍难觅科学的踪影,说明我们这个民族缺乏科学文化的遗传因子。李约瑟的《中国科学史》宣称中国科学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无庸质疑,西方科学文化的根基远比我们的要坚实的多。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经常不由自己地干糊涂事,犯低级错误,时常都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做事怎么这么不讲科学?仔细观察这些年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一大缺憾,那就是大众科学文化的严重缺失,导致许多非科学、非理性的社会行为泛滥,有的甚至造成灾难。事实上,许多社会现象都指向这一点。比如曾经猖獗一时的传销,就是因为人们缺乏基本的科学判断,幻想着一夜暴富。各种骗术之所以一再得手,利用的就是人们科学文化意识淡漠,缺乏对骗术的科学警惕等弱点。当然,这中间也不排除个别人贪图便宜、求富心切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社会温床仍然是大众科学文化薄弱。
科学文化不仅具有软价值,只要科学真正走近寻常百姓,惠及百姓的生活与工作,科学文化也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只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还存在误区,比如科学界就有人认为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专利,与百姓无关。也有许多政府官员认为,百姓所要做的就是听天由命,顶多给一点娱乐文化就可以了。所以看上去大众文化很热闹,但就是科学的意味太淡。
科学文化的缺位危害是十分深远和广泛的,只有科学武装头脑才能彻底告别愚昧。由于科学文化难以成为主流文化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封建残余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诸如求签算命卜卦进香风行一时就不难理解。道理很简单,思想阵地如果科学文化不去占领,封建糟粕就会占领。也因此,这些年来低俗的娱乐文化、奢侈的消费文化一浪高过一浪,结果国民的各种行为以及处世哲学,因为缺乏基本的科学思维与理性判断,愚昧甚至是愚蠢的违背科学常理的事件层出不穷。
霍尔巴赫指出:“无知和奴役使人们变得凶恶和不幸。只有科学、理性和自由才能促进人们的改造和幸福。”也就是说科学文化的繁荣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详和。相反,科学文化的滞后则可能是万恶之源。人们时常抱怨这些年社会秩序紊乱,道德沦丧、精神信仰危机。究其原因都与大众科学文化薄弱直接相关。
日本著名科学家坂田昌一也认为:“在社会生活中科学已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到了无视科学就不能来谱写历史这样一种程度了。”
显然,良好的大众科学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甚至能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生活方式、娱乐行为以及消费习惯。一般来说,大众科学文化繁荣,国民的消费娱乐,生活与工作就表现的较为科学和富有理性。
科学文化的重要价值还有一点就是,它能帮助人们提高是非真伪鉴别能力。用科学武装头脑就不大会上当受骗。只有当科学文化成为主流大众文化,社会才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多一些理智,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秩序,少一些紊乱,多一些文明,少一些野蛮,才会真正走向和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