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孙滔】自2013年5月以来,转基因品尝活动在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今年8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品种安全证书将到期,这天将成为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耻辱日。各地志愿者以及科学家、科普人士将为纪念此开展更大规模的转基因品尝活动。
品尝并非试吃。作为先进科技的象征,转基因大米本应被赋予美好事物的色彩,需要人们来欣赏、品味,而非仅仅作为新生事物去尝试,也非科学研究中的试验。带着如此情感的行为“作秀”显然深具科普价值,这让人们更容易接近转基因这种高科技,更容易理解接受转基因产品,是一种引火种给人类的英雄行为,于是这样的活动也就成为转基因科普乃至整个中国科普事业的创举。
你敢吃吗?
这是反转人士以及一些对转基因有恐惧心理的民众常常发出的声音,而科学家以及科普人士一直以来的表述“经过安全审批的上市产品是安全的”显然过于枯燥,对于无意深思转基因科学基础的民众不足以构成临门一脚的说服效果。于是,对于“你敢吃吗”的疑问,最好的解答方式就是我吃给你看。
你敢天天吃吗?
事实上,除了我们常常吃的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玉米油、转基因棉籽油之外,我们吃的许多饮料添加的糖分、酱油等许多加工产品均有转基因成分的存在。至于如转基因大米、转基因玉米等主要食品,我们缺乏每天进食的基础——国内尚没有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因此,科普作家方舟子发出呼吁:要创造条件让想吃转基因食品的人们每天能吃到。
不怕断子绝孙吗?
该担心如同当年清朝人担忧照相会摄魂,如今许多科普热心人士带着儿女参加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击败了这种臆想。这并非仅仅是勇气的象征,更是对现代科技的用脚投票。至于反转人士“要有几代人试验”的论调更是站不住脚:我们以前吃过的作物食品,有哪种做过此类试验?甚至绝大部分连最初级的短期毒理学试验都没有。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对经过一系列现代安全性评估的转基因食品挑剔。
这是严肃的科普活动
挺转与反转之间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不平等的战争。反转人士常常妖魔化转基因,以种种无中生有的谣言进行攻击,且常常具有组织性。挺转人士常常被动作战,疲于应对各种谣言,以至于科学家总是感叹说“谣言跑得比事实快”。那么,品尝转基因大米就成为最有力的揭露谣言的武器。这种科普行动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正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所言:转基因研发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一道品尝抗虫转基因产品,这样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向世人表明:请相信科学,那些被称之为被断子绝孙的转基因产品其实是安全的。
这是一个少数人说服多数人的过程
在方舟子和崔永元有关转基因的辩论中,崔永元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这是社会的悲哀——那些潜在的转基因受益者在反对造福全人类的技术与产品。在中国,不支持转基因以及反对转基因的民众远远多于坚决支持转基因的人士,但这并不妨碍科学的正确性——科学结论并非来自于“少数服从多数”。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严建兵教授说:转基因科普就是一个少数人说服多数人的过程,正因为艰难,才体现了其意义。
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科普过程
许多公众对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还有疑虑,这些疑虑干扰了政府的转基因决策,严重阻碍国家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作为星星之火,转基因品尝活动既是一个蚂蚁搬大象的慢活儿,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倒逼过程。转基因的社会舆论环境不容乐观,严建兵说:我们要不断努力提高普通公众的接受程度,不断进行舆论环境的改善,影响一个人算一个人。因为任何时候质的突破都需要量的积累,要让民众更好理解、支持转基因,就需要整个社会科学素质的提高;而反过来,要提高整个社会科学素质,转基因问题则是最好的切入点。
最好的科普是什么
仅仅品尝转基因大米还不够,因为绝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尝过转基因大米,而人们通常只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投以更多关注。普通民众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接受并非都依赖于读科普文章,说得更直白些,最好的转基因科普就是在严格安全评价前提下放开转基因(无论是研发还是产业),让其快速发展,走入民众生活,届时自然会有明星手捧眼花缭乱的新产品到电视台广而告之。这也是给人们多一个选择,多一个选择转基因产品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让转基因大米公开种、公开卖才是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最好解决方案,也是目前所谓“滥种”困境的唯一出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