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赵红州老师1997年《我们何以缺少“诺贝尔”人才》读后感

已有 3950 次阅读 2020-3-12 13:51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赵红州, 诺贝尔, 不间断, 废寝忘食, 高度集中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赵红州老师1997年《我们何以缺少“诺贝尔”人才》读后感

                               

    赵红州老师1997-04-15在《工人日报》发表的“我们何以缺少“诺贝尔”人才”里写到:
   其二,科学研究时间不足。科学研究的突破有赖于科学家个人长时间、连续的智力劳动,这种科学劳动与普通的劳动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它既不像产业工人那样,每日定时、定点的工作和休息,也不像管理干部那样随遇而安式的办公。科学劳动有时是全天候的不间断劳动,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高度集中在计算机旁,有时则需要自由轻松地休息,也许几个月时间到世界各地交流、讲学,使大脑重新“充电”。因此,全时工作十分必要。我国科学家在六七十年代那种“一会儿开会,一会儿学习,一会儿去干其它活动”的非全时的科学劳动,是不能保证科研时间的连续性的,它是造成我国科研成果水平尚低的重要原因。

                                  

   好像很有道理。近年其他人也有类似说法:
   1)陈省身:“大师”二字这样写,张国 《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5日03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1-10/25/nw.D110000zgqnb_20111025_1-03.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361-2.shtm

   当那天才的头脑沉思时,他会坐着一动不动,两眼盯着一个方向——有时是天花板。此时,身边人就知道他在思考,除了端茶送水,不敢打扰。
   要做学问就要安静,甚至电话都不要接,不能打断思路。
   
   (2)文双春,2018-07-31,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126801.html
2015-07-17, 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 give us back our summe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higher-education-network/2015/jul/17/world-class-research-takes-time-give-us-back-our-summers
   一流科学家的共同体会是,一流研究需要时间(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而且需要的是大块连续时间(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科研不像搬砖,搬一块少一块,所以搬一阵歇一阵没关系。科研首先要有新想法,而好不容易冒出来的新想法,从申请项目,到开展研究,直至撰写论文,都需要大把时间。新想法往往娇贵而脆弱,每次打断都像一阵吹翻一屋子卡片的风。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中断片刻后重新专注于一项任务需要约23分钟。如果中断时间更长,一个想法可能就随风而去了。打个比方说,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100度让它开,否则,你即使烧到99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前功尽弃。
   A block of time needs to be carved out to give academics space to concentrate on research during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summers
   The problem is that new ideas take time to develop: at the proposal stage, while conducting the work, and when writing the papers. Without 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 it isn’t possible to thoroughly engage with a subject. Emerging ideas are fragile; each disruption is like a gust of wind knocking over a house of cards. Studies of multi-tasking have found that it takes individuals about 23 minutes to refocus on a task once interrupted. This is the micro equivalent of what’s happening to our summers as student projects, committee meetings and administrative reporting intrude on research time.
    
   (3)耶鲁大学教授:研究生做科研的11条军规
Stephen C. Stearns, Some Modest Advice for Graduate Students
http://stearnslab.yale.edu/some-modest-advice-graduate-student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0485-784084.html
   学会思考,你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得有大块完整的时间。
   To learn to think, you need two things: large blocks of time,

       

反过来

   (4)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之问:为何当今世界难觅“大思想”?
   中国科学报,2014-12-25,中国科学报:“钱学森之问”的“三重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310024.shtm

   原来,在“钱学森之问”提出6年后的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公开发出另一个疑问:为何当今世界难觅“大思想”?
   “这个疑问可以被称为《纽约时报》之问。这是一个同样深刻的问题。”徐辉说,与之前的爱因斯坦、凯恩斯、丹尼斯·贝尔等思想、学术大家相比,当代的全球学界几乎没有产生与之等肩的人物,为什么呢?
   “换言之,‘钱学森之问’不但在中国存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同样问题,其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使人们根本没时间思考‘大问题’。没有思考,也就难成大家。”徐辉说。
        
   (4-2)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之问:伟大的思想到哪里去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191025299/
Neal Gabler.The Elusive Big Idea[N]. New York Times, 2011-08-14
https://www.nytimes.com/2011/08/14/opinion/sunday/the-elusive-big-idea.html
   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像一个 “后思想时代” ——在这里,如果一个想法不能立即兑换成钱,哪怕它再伟大、再发人深省也无法获得重视提出伟大思想的人越来越少,传播伟大思想的渠道越来越窄,“伟大创想”沦落为滥大街的修辞。
   这并不是说大师后继无人。而是大师的晚辈生活在一个思想贫瘠的年代,不管学界还是民间,都缺乏严谨的、创新的、挑战权威的思想。缺乏思想的支持,人们很难超越大师前辈。所有的思想家都成了信息爆炸的受害者,他们的思想自然也不能幸免。
   In effect, we are living in an increasingly post-idea world — a world in which big, thought-provoking ideas that can’t instantly be monetized are of so little intrinsic value that fewer people are generating them and fewer outlets are disseminating them, the Internet notwithstanding.

   104751x50ujteb0tsao1m5.gif“big, thought-provoking ideas 大的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想法”不能马上赚钱,就被立刻抛弃了幽默吗?

            
   (5)2017-04-20,诺贝尔奖获得者谴责“缺乏想象力”的研究资金模型,Nobel laureates condemn ‘unimaginative’ research funding models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nobel-laureates-condemn-unimaginative-research-funding-models
   理查德·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Roberts)是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说:(大意)美国基金给能出大量论文的研究,而不是对社会有用的研究。

               
先是没有时间做出大思想、大成果;
即使舍命做出大思想、大成果,只要不能立即卖钱,就会马上被抛弃

          

参考资料:
[1] 赵红州. 我们何以缺少“诺贝尔”人才[N]. 工人日报,1997-04-15.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SKXX707.037.htm

相关链接:
[1] 2020-03-11,论文引用量:赵红州老师的一个反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2959.html
[2] 2020-03-08,科技评价:牛顿、俺;帕累托分布、正态分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2401.html
[3] 2019-07-26,积极探索“科学和技术”评价的好方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1231.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3139.html

上一篇:论文引用量:赵红州老师的一个反例
下一篇:“鸟屎+石墨烯”论文的一点信息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20 汪育才 黄玉源 秦四清 赵志宏 郑永军 尤明庆 范振英 刘炜 宁利中 晏成和 王汉森 武夷山 崔树勋 曾杰 晏丽红 谢力 朱晓刚 李剑超 苏保霞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