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7±2 随想

已有 5039 次阅读 2017-1-8 12: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美国, 随想, 心理学家, 7±2, 1956年

7±2 随想
           

    7±2效应,即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提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

    Lee, Walsh, Wang (2015)对9000多篇SCI论文的统计分析[2],得出结论:科研团队的创造性(Novelty)与科研团队的规模的关系呈现倒U曲线。也就是说,科研团队的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适中最好。

    人体和大多数高等动物只有4肢+1个脑袋。人手是四个手指+1个拇指。我国大树一般是有几个大树枝。

    太阳系类地行星只有4个,之后是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类木行星也有4个,柯伊伯带(Kuiper belt)。

    元素周期表,7+1个主族,10个副族。

    这里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相关链接:

[1] George A. Miller (1956), Harvard University,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iller/#f1

[2] Lee, You-Na; Walsh, John P.; Wang, Jian. Creativity in scientific teams: Unpacking novelty and impact. RESEARCH POLICY  卷: 44   期: 3 页:  684-697   出版年: APR 2015

[3] 陈德旺,2015-08-10,从最佳团队规模到研究生招生人数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911923.html

    1. Lee, Walsh, Wang (2015)对9000多篇SCI论文的统计分析[2],得出结论:科研团队的创造性(Novelty)与科研团队的规模的关系呈现倒U曲线。也就是说,科研团队的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适中最好。
    2. Heinze等(2007,2009)研究了科研团队的最佳规模[3]。他们的研究表明:作出高创造性研究的科研团队,通常是2-8人的小规模团队。
[4] Thomas Heinze, Philip Shapira, Juan D. Rogers, Jacqueline M. Senker.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search Policy, Volume 38, Issue 4, May 2009, Pages 610–62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733309000195

[5] 刘立,2015-08-09,科研团队的创造性与科研团队的规模呈倒U曲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911725.html

    Heinze等(2007,2009)的研究表明,作出高创造性研究的科研团队,通常是2-8人的小规模团队。

[6] 香香,2012-07-03,神奇的7+2法则 短时记忆
    19世纪,苏格兰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你将一把小圆球向地上扔去,你就会发现你很难立即看清6个以上,最多也不会超过7个”。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杰沃斯说,往盆子里掷豆子时,如果掷上3个或4个,他从来没有数错过;如果是5个,就可能出错;如果是10个,判断的准确率为一半;如果豆子数达到15个,他几乎每次都数错。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应。
    这个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7个弹子。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数字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而发现遗忘曲线的艾宾浩斯也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7个字母。这个神奇的“7”引起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7,即我们头脑能同时加工约7个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
    智慧点拨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精彩看板有些人认为自己的短时记忆成绩差是因为自己脑子不如人,这是不正确的,不如人的原因是你没有好的组织记忆材料的方法。
    下面提供一个测查短时记忆的量表。下面有3行数字,两个数字称为一组,每行12组。你任选一行,在1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组数),然后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可以颠倒位置)。
73 49 64 83 41 27 62 29 38 93 74 97
57 29 32 47 94 86 14 67 75 28 49 35
36 45 73 29 87 28 43 62 75 59 93 67
计分与解释:如果你把一行中的12组数字都正确地记下来了,那么你的短时记忆力可以说是惊人的、少有的了;如果你能记下5~9组数字,可以得“优”;如果只记住4~7组,那只算“一般”;若你连4组都没有下来,你的记忆力就很不理想,需要找一下原因,并需要好好锻炼锻炼。

    心理科学却证明,只要脑没有被损伤过,在短时记忆中人脑都具有同时容纳5~9组内容的能力。问题的关键就“组”上。“组”的容量是可多可少的。把一行中的12组数字都记下来的人,在记忆过程中,也许不把2个数字作为一组,而把4个(如73+49)或列多个数字作为一组内容来记忆。这样,一行数中的24个数字,在他脑中就组合成6组,自然,很轻松就记住了。象棋大师只要扫一眼棋盘,便能将各个棋子的位置记得清清楚楚,一般的人却只能记住其中几个棋子的位置。那是因为象棋大师善于将多个棋子组合为一组记忆内容,而一般人不懂得如何将多个棋子组合为一组记忆内容

1956 (George A. 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pdf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 后记 ————————————

             

[2]ep4h 2017-1-8 12:54

人的大脑本来就不是为了记忆而进化出来的。记住一些随机数或随机信息,并没有生存意义。
为了节省能量,处理和简化信息,才是大脑的工作方式,记忆只是信息处理的副产品。
理性思维,是处理和简化信息最高级的方式,所以人对条理性和系统性有本能的追求。与理性有关的知识,总能记忆深刻,并能形成理性的本能直觉。

这就是为什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可取的原因。记忆是一件消耗很高,收益很低的低效率思维活动。为了记住几个无用的数字,也需要占据大脑全部的思维能力。大脑甚至不会为此释放哪怕一点点的多巴胺进行奖励,即累人又无趣。

[3]ep4h  2017-1-8 12:58

而对理性思维不同,人的大脑一旦找到了一条简化事物的途径,即所谓顿悟,大脑就会释放大量神经激励物质,让人感到极度兴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26234.html

上一篇:硕士生甩开导师,可以吗?
下一篇:复杂方法在实际中往往用途不大(在有噪声的情况下)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1 李颖业 张忆文 刘炜 徐令予 李竞 朱晓刚 杨学祥 宁利中 徐传胜 吉宗祥 王毅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