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学术期刊上盛行,要完全消灭垃圾论文难度有点大,但是我们可以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尽量回避垃圾论文而更多的刊登比较优秀的论文。
要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编辑部首先应该精选审稿人,同行评审是决定稿件质量的一把尺子,所以,审稿人的素质、修养直接决定了稿件质量的高低。编辑部在选择审稿人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追求审稿人的名气,更应该看重他在学术上的修养和对待科学的态度,这方面我非常赞同王应宽老师的“何谓“同行评审”以及谁在履行“同行评审”? ”一文中的观点。那么,选择审稿人这个环节对编辑部的要求就很高,这要求编辑部不但要掌握个学科的进展和那些专家在此学科上有所建树,而且应该掌握这些专家的详细信息,判断其是否能认真对待审稿,这个环节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出现“何谓“同行评审”以及谁在履行“同行评审”一文中的各种现象。其次,对于编辑部来说,应该认真负责所有来稿,这点应该是作为一个编辑应具有的起码素质,但是在这方面现有的编辑做得不够。以我个人亲历的两件事情举例:一件是审稿的,在今年的某一天,老板接到某编辑部的电话,主要内容是让老板审理的一篇稿件已经很长时间了,问能否抓紧时间。老板当时很纳闷,从来没有接到过审稿通知啊!于是,打开该杂志的网站,进入到见面页,真的有一篇手稿已经躺在那将近4个月了。这当然有老板的部分责任,但作为编辑部,更应该电话或E-mail通知审稿人啊(老板翻阅了4个月的所有邮件,没有发现)!还有一件是投稿的,我在某杂志上投了一篇论文,1个月不到,状态就由“Under Review”变为“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可是一个月过去了竟然还是“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于是发了封信,编辑部回复说居然是由于编辑的疏忽,忘了整理审稿意见了。当然上面的两个例子应该是很少出现的。
要建立科学公平的审稿体系,审稿人首先应该尊重科学,尊重作者,不能有研究生代审等问题的出现,更不能有只看作者不看内容的事情出现。其次,作为审稿人,应该反复研究论文,不能盲目下结论,更应该想想内容的合理性,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仔细琢磨,看是不是自己有遗漏或出错的地方!想想自己是否扼杀掉了一个新的思维或新的见解。最后,审稿人应该给出尽可能详细的意见,对于分歧比较大的甚至可以和作者讨论,不能盲目臆断!
相信,科学公正的审稿体系的建立,随着垃圾论文的减少,期刊的质量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