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猪肌肉系统的发生
骨骼肌起源于中胚层体节(the mesodermic somites)的第3个胚层(the third germinal layer),这个过程称作肌细胞生成(myogenesis)。肌细胞生成是个连续过程,生成肌原细胞(myogenic cells)群。2~3周龄的胚胎轴(the embryonic axis)的两侧出现清晰可辨的体节细胞(The somitic cells),其中大约有40组生肌节(myotomes)是由未分化的细胞组成,由此发育出两类细胞(Lawrie, 1998),一类是原始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态(the morphology of primitive connective tissue cells),另一类就是原始肌细胞或成肌细胞(primitive muscle cells or myoblasts)。成肌细胞相互融合形成肌管(myotubes),然后,通过合成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形成肌原纤维(myofibrils)。肌管是细长的多核结构(elongated multinucleated structures),核的周围有细胞质填充。肌原纤维在外围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在一个肌纤维(muscle fibre)内的肌原纤维数随着胚胎的发育而不断增加。最早的肌原纤维没有横纹,但是随着肌细胞生成的进展,它们迅速形成横纹。每个肌管内通过纵向分裂(longitudinal fission)而增加数量。
一般认为,在多数物种,动物肌肉主要取决于肌原纤维(myofibres)的数量和大小 (e.g. Hooper, 1982)。大多数动物物种在胚胎期的肌肉增长主要特征就是肌纤维数增加,肌纤维联合形成肌束(bundles),这就是增殖(hyperplasia)。猪在怀孕90--95天完成增殖,但是不同物种间有差异。例如大鼠(rat),出生后还在继续增殖,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以视为胚胎期增殖活性的继续。但是在猪是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的,这可能反映了不同物种出生时肌肉的成熟状态不同。猪的肌纤维形成是两相方式,最初的成肌细胞群相互融合形成初始纤维(primary fibres),而在其表面,次级成肌细胞群(a secondary population of myoblasts)融合形成次级纤维(secondary fibres),次级纤维的体积较小(Wigmore and Dunglison, 199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