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简评《科学时报》之核安全: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科学理性

已有 3213 次阅读 2011-4-7 12:27 |个人分类:RnR|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核安全, 答案

今日《科学时报》报道了前不久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的“核安全与社会协调发展”高峰学术论坛中各位专家的意见。几点感想如下:

张凭同志认为,不要用不应该使用的标准去要求和非难“原子能反应堆”的安全性。他的例子包括水坝和高层建筑。“说起来,水电站也是相当不安全的,三峡大坝要是来一个9级地震,那几百米水头,比海啸不知道要厉害多少倍。那为什么不考虑这个呢?现代高楼大厦似乎没有人质疑它的安全性,但它能应对非常的地震或洪水吗?核电站安全设计比水泥大坝和现代高楼的保险系数要大很多。”可是他忽略了时间因素,灾难的时间因素!高层建筑垮了,所来的次生灾害少,灾害持续时间短。这位朋友似乎忘了风险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出现的可能性,一部分是出现的后果。核电风险的主要来源于核辐射,最大的问题是它的长效性。人类的一个普遍特性是,我们宁愿自己死,也绝对不能让我们的后代跟着遭殃。

田松教授提出了“科学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其他好几位专家也提到,包括日本救灾到底是由政府还是由东电(私营)主导的问题,以及专家的利益链问题。北美注册工程师的座右铭是Public Safety is Paramount. 公共安全是第一位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才是摆脱公众信任危机的根本。

何院士提到核电的成本核算问题。我不太清楚具体的成本核算是怎么做的,但是我知道在这个成本核算中,有一项,是学界的难题,就是长期成本的现值计算。这个折现率到底该取多少?1000年之后的废料成本计算,无论取多小的利率,
折现到当前的现值,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计。同样的,核电站事故后的后果计算,也与这个折现有关。长期成本如何合理地折现?

似乎没有谁提到如何鼓励反对声音。没有反对声音的壮大,核安全就没有提高的动力。公众需要的是核电安全的证明,实质证明,正面证明,反而证明。只有经历这种翻烧饼似的倒腾,才能真正促进核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同。靠蒙蔽,也许可以得逞一时,不可得逞一世。一时不慎,“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中国的核安全管理模式是否具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核安全委员会能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起到为公众安全负责的作用?人才的储备够不够?安全文化建设?知识管理?这些都会在更大的范围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430466.html

上一篇:科学网老大,网站有问题也要吱一声啊
下一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收藏 IP: 99.231.66.*| 热度|

3 张伟 蔣勁松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