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闭合生态系统——“月宫一号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narpalace1

博文

“月宫365”圆满结束两周年——志愿者与新生们 精选

已有 6469 次阅读 2020-5-16 17:18 |个人分类:月宫一号新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两年前的五月十五日,“月宫一号”厚重的舱门在密闭了370天之后缓缓打开,标志着“月宫365”实验圆满完成。两年的时光,“月宫一号”团队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当年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们陆续毕业,从“月宫”启程,向着更远大的人生目标迈进,回望当年,仿佛一切都历历在目。

值此两周年到来之际,参与“月宫365”实验的志愿者们从世界各地发送回自己的祝福。

“月宫365”实验成功后的集体合影

2018年5月15日我们一组志愿者顺利出舱,距今已经两年了,但是出舱仪式上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不得不感怀时间流逝之快。过去的两年里,每日仍然是忙碌的,是充实的,奋斗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疲乏过,挫败过,但本心未改,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坚信拼搏向前才能走出拥有美丽风景的人生之路,谨以此在这特殊时期、特殊的日子里与大家共勉。——一组志愿者,舰长刘慧

(刘慧博士已经博士后出站,被北航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聘任为医工百人副研究员,加入了月宫一号的教师团队)


“月宫365”实验结束两周年啦!无比怀念那段在舱内奋斗的日子,为自己的这段经历感到自豪!人生需要不断进步,希望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一组志愿者刘佃磊

(刘佃磊很快将要迎来博士论文答辩)


能作为亲历者、志愿者,完成这样一项伟大的挑战,至今深感荣幸。也算是为了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努力。感谢实验室的培养,感谢老师同学对我的关心支持,祝愿实验室未来再创辉煌!——一组志愿者高寒

(高寒硕士毕业后投身于工作岗位,不断奋斗)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但是在舱内的生活依然让我记忆犹新,每当和别人谈论起舱内的那段经历还是感慨万千、十分怀念。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居家隔离,又让我想起了两年前我们在舱内的生活。我就在想,人们这好几个月在家不能出门的日子不和我们当时在舱里很像吗?两周年,希望未来我们月宫可以越来越好,不断创造更新的世界纪录,也感谢成长路上“月宫”和我们“月宫人”的陪伴!——一组志愿者胡静斐

(胡静斐硕士目前在北航合肥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现在我也毕业了,每天过着白天上班晚上看娃的充实生活。最近我在努力将月宫技术民用化,已经做出了第一台集装箱式植物工厂装备,目前正在试运行状态。虽然很忙,但是还是一直关注实验室动态,经常过去慰问师弟师妹们。回想起在舱里的那段岁月,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月宫365实验已经过去两年了,月宫一号团队也在不断前进,这两年的积淀也让团队更加有凝聚力,相信在六有精神的指引下,月宫一号团队会再接再厉,再铸辉煌。——二组志愿者,舰长刘光辉

(刘光辉博士通过自主创业,正在将月宫中一些技术进行产业化)


最近全国人民都在居家隔离,好多人都憋坏了,作为在密闭舱内连续驻留200天的“月宫人”表示老老实实居家毫无压力,坚决不给国家添麻烦。每每提及“月宫365”实验,仿佛还在昨天,很是怀念大实验的那段日子,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最终圆满完成实验任务。那种干劲,那种豪情,无法言表;总之,月宫“六有”精神,一直是我最强大的精神食粮。希望我们团队的成果早日完成空间搭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也祝愿我们的月宫小伙伴们学业有成、生活顺利,也期待着我们在月宫再聚首!——二组志愿者伊志豪

(伊志豪作为博士研究生正在继续为月宫一号技术的发展做贡献)


寒假去看月宫舱,穿了新衣,神采奕奕。

月宫注入了新鲜血液,月宫人也神采奕奕。

每每给我的新朋友介绍起月宫,我觉得自己,也神采奕奕:)

很荣幸曾是月宫团队的一员,很幸运在月宫一号学习并奋斗过。

衷心地祝福我的老师身体健康,祝愿月宫蓬勃向上!——二组志愿者王伟

(王伟硕士目前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距离实验结束已经2周年了,回想起来,仍然怀念和珍惜曾经留下的痕迹。虽然已经毕业,但我仍然关注着这个领域的每一个进步,尤其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我更热切地期望祖国更加强大。当看到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新闻,我的内心是振奋的,成功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默默的付出和辛劳的汗水,但都无怨无悔。期待未来中国空间站早日建成运营,也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更上一层楼! ——褚正佩

(褚正佩硕士在正在医疗仪器领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月宫365”实验的圆满成功也吸引了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在“月宫365”两周年之际,他们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读高中的时候,生物课本上提到的生物圈二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同时,其失败也令人扼腕。之后,在知乎上见到的月宫一号相关新闻着实令人振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发展今日已取得如此成功,不禁让人又进一步联想到这一技术《三体》中人类飞船殖民远航的强大助力。于是,我来到了月宫一号并有幸加入了月宫团队,得以从近距离一窥月宫究竟并探究学习月宫精神。——2019级硕士研究生 徐子昂


在本科的时候有幸通过刘红老师的讲座和相关报道了解到了“月宫一号”的相关知识,当时的感受是对“月宫一号”团队满满的钦佩和敬意。我想一定是实验室成员背后持续的辛苦付出,高标准的严格要求才能够顺利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实验。能加入这样一个团队是我的幸运,我也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努力为实验室做点点贡献。——19级硕士研究生 崔静娴


在我刚上大学时,就从电视上看到过北航的刘红教授团队经过十年的努力,研制出“月宫一号”,并完成了我国首次高闭合度集成实验的新闻,令我心生向往。2018年五月,当时的我还在准备考研,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月宫365”实验圆满完成!这个消息使我决定了考研北航,并加入月宫一号团队,渴望为祖国的深空探测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19级硕士研究生 王于金


我们也明白,这并不是终点。在进军太空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未知的边界,或许我们的后代,能在其它星球上,讲述着那来自一颗蓝色星球一群人的飞天梦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4086-1233462.html

上一篇:What’s That Smell? 植物香气的力量
下一篇:出舱6周年——梦开始的地方
收藏 IP: 39.189.39.*| 热度|

3 黄永义 王喆 高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