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gennian 生态旅游、旅游市场、旅游运行、危机管理

博文

产业融合,需因地制宜

已有 4106 次阅读 2011-3-31 17:41 |个人分类:旅游管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陕西, 师范大学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在我国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中,“跟风”和“趋同”现象较为普遍,经常造成同类景点激烈竞争,同型模式相互打架,扰乱了中国旅游发展的良好秩序。说道旅游业发展融合问题,有学者曾构造出一个复杂的模式,而这种貌似无所不包的万能模式,却往往因抽象笼统而无法实施,这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20091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旅游业的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和特色,推动各地旅游业特色化发展”。通过对全国多地区的考察,我们认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多种产业融合模式,以促进各具特色地方旅游的蓬勃发展。

1.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得到相关产业的基础支持。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形成了发展水平各异的产业地域类型和经济综合体。各地区因不同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以及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这些与旅游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则是当地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支持。从我国各省区旅游发展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沿边省区皆是基于所在地区,不同的区位条件、环境背景、资源条件、社会经济,而走出自己独特的旅游发展道路。东部地区依靠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和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先富起来”的地区,其入境旅游发展凭借交通区位和经济优势,国内旅游发展顺应“趋沿海性”和“经济择富”,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最发达的地带。中部地区旅游发展,多是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凭借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区,陕西的历史文化旅游,广西的山水景观旅游,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促使其成为中西部的三大高地。沿边地区因地处边陲,经济相对落后,交通比较闭塞,其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相对落后。

2. 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促进旅游业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依据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支持系统,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可考虑如下4类产业融合模式。

沿海地区旅游与工商贸的融合模式。该模式适合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及以工商贸发达的经济特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苏州、深圳、厦门等。这些城市具有发达的工商贸产业,交通区位优越,与国内外经济贸易联系密切,入境旅游中商务旅游,国内旅游中的商务旅游和购物旅游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旅游业的发展可考虑与商业贸易联系起来,贸易促进旅游、旅游拉动贸易,在旅游与商业贸易融合中,保存量促增量,提高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中部地区旅游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模式。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5000年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这种模式适合于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阳、开封、武汉、长沙、南京等。历史文化游是中国旅游的世界品牌,西方游客来华旅游最感兴趣的是这些旅游地。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发达的科教文明,是这些城市旅游突出优势。在此种融合模式中,历史文化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旅游业的发展对文化的活化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应加快文化产品的开发,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部旅游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融合模式。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2/3。在山地丘陵和前两级阶梯之间,分布有众多名山大川,山上分布众多森林,是我国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的集中分布区。这种模式适用于中部山地丘陵景观,如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广西桂林、四川峨眉等,这些或因自然景观独特而著名,有的还以旅游而立市,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多为禁止开发区。中国的各类名山大川、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其真山、真水是这些地区成为旅游胜地的关键。此种模式要求将旅游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融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生态中发展旅游,在生态旅游中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自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融合。

沿边省区旅游与边境贸易的融合模式。我国有18000公里的陆地边界,与14各国家为邻,沿边8个省区广大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的关键。该模式适合于我国沿边省区及边境口岸城市,如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这些沿边省区和边境口岸,要利用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发展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通过边境旅游拉动边境贸易,通过边境贸易促进边境旅游,实现旅游与贸易的协同发展。不仅如此,随着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的发展,还有可能成为比邻省区走陆路口岸,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出境旅游和出口贸易,将是这些省区吸引国内游客的重要途径。

3  产业融合,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彰显各具特色地域经济综合体的形成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对区域内相关产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融合与此相关的众多产业,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柔性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旅游业与工商贸的融合,拉动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通过旅游购物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中部历史文化大省,通过旅游与历史文化产业的融合,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传播中华文化和文明,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中部自然景观资源大省,通过旅游业与自然环境保护的融合,推动我国国土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广大沿边省区,通过旅游业与边境贸易的融合,扩大与周边国家旅游与贸易的发展,推动沿边省区经济贸易的发展。

总之,组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产业融合模式,是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景观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实现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同时,又是融合当地相关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彰显地方特色,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4315-428371.html

上一篇:旅游的产生:享乐论与旅游消费
下一篇:一位撒谎成性的男人
收藏 IP: 219.244.189.*| 热度|

2 朱晓刚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