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肥胖人群?

已有 14211 次阅读 2014-10-11 11:18 |个人分类:科学人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农业, 美国, 食物, 肥胖

美国为什么有那么多肥胖人群?

蒋高明

 

因工作和学习需要,笔者分别于1995,20052014年来美国,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国庆节期间,也接近2015年。这样看来,我基本上每十年到美国,几次的感受是明显不同的。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街头、商店、饭店、车站、旅馆和机场等等公共场所见到的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了。

 

我在芝加哥、达拉斯、奥克拉荷马、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等地随机做了个简单的调查,即对美路过的十个美国人,默默数下肥胖的人数,得出的数据大约在20%-40%之间,最高的一次是在奥克拉荷马一家中餐馆,高达75%(那次我数了15人),重复了20多次。通过这样的小调查,我初步判断美国的肥胖人数大约在30%左右,比起20年前看到的肥胖人明显增多了。那么,具体的数据是多少呢?百度的数据如下:

 

美国的肥胖问题在近几十年来越来越严重,并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虽然许多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情况,但美国的肥胖人口比率是发达国家中最高。[3]

1962年开始,肥胖率由13%一直上升,在1997年达到19.4%,及2004年达到24.5%,[4] 2007年达到26.6%。[5] 2008年,有33.8%的成人和17%的儿童属于肥胖人口。[6][7] 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肥胖率再一次上升,35.7%的成人和17%的儿童有肥胖问题。[8]

根据美国医学协会JAMA)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美国成年男性及女性的肥胖率估计分别为32.2%和35.5%。研究发现,美国成年人的肥胖率从2008年的25.5%上升至2011年的26.1%。虽然在过去十年女性的肥胖率一直高于男性,但在1999年与2008年之间男性的肥胖率也不断增加。[9]

 

从中不难看出,最近的数据显示(2010)美国成人的肥胖人数成人35.7%,比我的判断得略高一些。

 

美国的肥胖人数为什么不断增多?这其中有遗传、医学和生活习惯的各种原因,不过据笔者观测,美国农业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是主要原因。

 

美国的农民数量不断下降,其总人数不足2%(也有人说不足1%),98%的美国人口是靠这不足2%的农场主生产的食物养活的。由于劳动力从农业一线分离出来,许多传统的农活不得不借助机械和化学物质,食品加工和运输更离不开这些技术,大量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进入食物链就难以避免了。

美国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的肉、蛋、奶类为主,蔬菜、五谷杂粮少,工业化食品多,从种植到养殖都采取工业化集约化的办法,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容易导致肥胖。

 

其次,美国人大多不愿意动厨,超市里卖很多食物的半成品,回家微波炉一热就能吃。自己吃饭都不愿意多付出劳动,进入肠胃的东西安全性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

 

再次,美国人活动少,上下班都在车里,回家坐着的时候多,摄取的多余能量来不及排出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就越来越懒,食物链出现的问题会在人体中显现出来,肥胖或许是美国发展模式的一种沉重代价。如果倒过来看,98%的人群都在努力生产或寻找自己的食物,还有那么多肥胖的人口吗?当然,一切不能假设,时光不能倒流,肥胖问题是否是个问题也不能公开讨论的,因为肥胖是个人隐私问题。很多人认为,农业越简单越好,农产品越便宜越好,躺在家里等人来送吃的那多么舒服啊。但这样的舒服是有代价的。

 

关于肥胖导致的问题,再来看百度百科的介绍:

 

肥胖问题在美国每年造成约十万至四十万人死亡,[10] 并增加医疗服务的使用和支出。[11][12][13][14] 社会的直接成本(预防,诊断等治疗服务)和间接成本(损失劳动力及由于过早死亡而失去的未来收益)的总额估计为1170亿美元。[15]这数字已超过吸烟酗酒问题的医疗保健成本,[14]并占美国医疗卫生支出的6%至12%。[16]

 

本文链接:http://zh.wikipedia.org/wiki/美国的肥胖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834765.html

上一篇: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之间存在“三不出”吗?
下一篇:《有机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之序言
收藏 IP: 210.73.6.*| 热度|

8 蒋新正 武夷山 霍艾伦 张骥 张文军 nature2014 chenhuansheng tuner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